
三国在现在的哪里地图
我翻了一下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三国时上海地区大部分还没有成陆,只有现在的松江县所属地区已经成陆,在那里设了一个小的行政区,叫华亭,级别大概只相当于现在的一个镇吧。
说起这个华亭,在三国时还是比较有名的,著名的儒将陆逊,就是华亭人。到于你提出的松江县或松江府,则是三国以后的事了。
三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地图
三国时期共有十三州,即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兖州、豫州、司州、徐州、凉州、益州、扬州、交州、荆州。其中,地处南方的有益州、荆州、扬州和交州,其它九州皆在北方。依照魏、蜀、吴三国的地理位置,魏国主要控制了北方九州,吴国割据扬州、交州和荆州大部,蜀汉只据有益州。
当时三国里面的地图
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亡,刘琮不战而降。刘备放弃樊城,在曹操的追击下投奔孙权。赤壁之战,黄盖率数十艘艨艟斗舰开往曹军水寨,相距二余里处时点燃船上浇满膏油的干柴,艘艘战舰如条条火龙借着东风,霎时间“烟炎张天”,吞没了曹军连环战舰及岸边曹军大营。曹军兵士、战马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曹操带着残兵仓皇逃往江陵,长江中下游为东吴所得,荆州落入刘备之手,曹操统一全国的希望瞬间破灭,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三国主要城市分布图。
三国时期现在地图
应该叫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时候地图分布地方
1.‘好西县古称西犬丘或西垂,又名西城,为先秦祖地,是秦文化的发源地,秦昭襄王时置西县,故治在今甘肃陇南盐官,当属陇西郡。《括地志》云:“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汉陇西西县是也。《清一统志》记载:“西县故城在秦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晋书》地道记载:“始昌城故西县城也”。
2、西县本名为“西”。据《史记·秦本纪》等记载,秦人先祖称自己的居住地为“西”。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西”的意思为“鸟在巢上”,“西”卤“同形。这种解释正好印证了秦人先祖的鸟图腾。秦人本为鸟部族,以鸟为图腾,“鸟在巢上”,意思为鸟部族居住的地方。同时,还有另一层意义。《尚书·禹贡》记载了“和仲宅西”的史实,即尧帝时期就有一族人称“和仲之族”,擅长天文观测技术,被尧帝派到西部来进行长期的天文观测,他们所居之地称为“西”,即后来的“西犬丘”“西垂”,具体为今天的陇东南盐官川。秦人本为东夷族之一支,秦人先祖既崇拜“鸟”,又崇拜“太阳”,因此,有专家称秦人先祖为“阳鸟部族”。秦人部族一直称自己的这块祖地为“西”。这里有他们的宗庙、陵园,以及城池,秦国早期的都城也在这里。
3、三国时,盐官地域称之卤城,为魏蜀交战界地,双方互相争夺,各有怀属(蜀汉称之卤城,曹魏称之西县)。
三国的时候的地图
首先,点击三国全面战争的后台地图,直接通过地图查看经纬
三国地图都在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是三国时期的地名一直沿用汉代,北平指的是“右北平郡”,大致泛指冀东及其以北地区,比如:“李广出右北平”。
??????现在的北京有较大差距,北京三国时期叫“蓟”。右北平郡的郡治在平刚县平刚城(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下辖平刚、无终(治今天津市蓟县)、俊靡(治今河北承德市兴隆县东南)、徐无(治今河北遵化市东)、夕阳(治今河北唐山市滦县西南)、昌城(治今河北唐山市丰南区西北)、广城(治今河北沧州市献县西南)、土垠(治今河北唐山丰润区东北)等县。
三国地图如今都是哪里
众所周知,三国中以魏国实力最强,被称为“三分天下有其二”,蜀国和吴国只占得三分之一,依靠长江天险和蜀川险关抵御魏国的南下。可是,从三国的地图来看,蜀国和吴国的面积也不小,对比一下,似乎魏国没有到“占据三分之二”的地步。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国家,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口多就象征着生产力强,国家就富强。从夏商周到秦汉,人口大多集中在北方,尽管东汉末年中原战乱,有许多人避难到南方。尽管如此,南方的人口依然不能与北方相比。这也是为什么刘备逃跑时要“扶老携幼”,诸葛亮失去街亭后,还不忘在掳掠凉州人口的根本原因。
东汉时天下分为十三州,魏国大约占据九州之地,分别为司州(司隶)、豫州、兖州、徐州、青州,雍州(自设凉州)、并州、冀州、幽州,另外还有荆州北部和扬州一小部;吴国大约占据三州之地,分别为荆州南部、扬州大部、交州(自设广州);而蜀国只占据了一个州,即益州(自设梁州)。
东汉末年各州的人口数量排名如下:1.荆州(628万);2.冀州(580万);3.益州(568万);4.豫州(516万);5.扬州(433万);6.衮州(404万);7.司隶(307万);8.青州(299万);9.徐州(279万);10.幽州(247万);11.交州(107万);12.并州(66万);13.凉州(46万)。
由上可知,总人口约为4500万,其中南方的荆州、益州、扬州和交州一共占据1736万,约占38%。但是,荆州北部和扬州一小部被魏国占领,此消彼长。曹魏占据的人口是蜀国和吴国的两倍,因此才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说法。
三国以前的地图
三国鼎立,魏国地盘最大,有司州,幽州,青州、冀州、并州、徐州、兖州、豫州、雍州、凉州,另有荆州之一部,扬州之一部。
吴次之,有扬州大部、荆州大部,交州(后析广州)。
蜀最弱,只有益州,后划出梁州
三国之前的地图
答:
1、魏
魏的疆域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
2、蜀
蜀汉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共22郡,仅限益州全境,另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今云南曲靖),专辖益州南部。
3、吴
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最南达现在越南的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