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达佩斯地图区域图
塞尔维亚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内陆国。国土面积88361平方公里,首都贝尔格莱德。
塞尔维亚邻国共有8个国家,它们分别是:
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北马其顿。
zo总而言之,邻国还是蛮多的。
布达佩斯地图区域图片
塞尔维亚共和国,简称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东北与罗马尼亚,东部与保加利亚,东南与北马其顿,南部与阿尔巴尼亚,西南与黑山,西部与波黑,西北与克罗地亚,北部与匈牙利相连。塞尔维亚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
俄罗斯位于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
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东南面有中国的黑龙江省、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兰仅与俄罗斯外飞地的加里宁格勒州接壤)。海岸线长37653公里,与日本、加拿大、格陵兰、冰岛、瑞典和美国隔海相望。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3%,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随着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俄罗斯版图新增加2.55万平方公里。
布达佩斯世界地图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部,是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全国总面积为88361平方公里,周边国家有黑山、波斯尼亚、黑赛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以及阿尔巴尼亚。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
匈牙利布达佩斯地图
展开全部
1867年的折衷方案
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折衷出于多种原因。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1804年—1867年)。但19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帝国被削弱了许多: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在意大利的势力被削弱;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退出德意志邦联,同时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犟。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
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一些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来建立一个联邦国家。他们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弗朗茨·约瑟夫无法忽视匈牙利贵族的势力,而这些贵族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当时,罗马尼亚和斯拉夫人等,亦曾要求参予政权,建立多元(七元)政府,但基於奥地利和匈牙利贵族的反对,此方案被废除,而奥匈二元帝国则正式建立。
匈牙利贵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来证明匈牙利在帝国内的特权。他们还要求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这个议会设立的法律在历史上归属匈牙利王国的地区有效。这个议会的组成保证匈牙利人(尤其是其贵族和市民阶层的精华)在其中占多数,而国内众多的罗马尼亚和斯拉夫人少数民族则基本上无权。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利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
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贾利希亚和克罗地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每个议会派出一个代表团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进行表决,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
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征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犟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
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资源。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
奥匈帝国的解体
在奥匈帝国领土上成立的新国家
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虽然到目前为止奥匈帝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
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对战胜国来说,按照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战争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相反的,许多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并不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而只是使得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
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大多数地区加入,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
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王国,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属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霍尔蒂·米克洛什成为执政者。
以下这些国家从奥匈帝国(有些是部分)产生:
奥地利
匈牙利
(现在分成捷克、斯洛伐克二国)
(现在分成、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
6国.)
波兰
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
布达佩斯地理位置
匈牙利的由来:
公元896年,马扎尔游牧部落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移居多瑙河盆地。1000年,圣·伊什特万建立封建国家,成为匈第一位国王。1526年土耳其入侵,匈封建国家解体。1541年匈一分为三,分别由土耳其苏丹、哈布斯堡王朝和埃尔代伊大公统治。1699年起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848年爆发革命自由斗争。1849年4月建立匈牙利共和国。1867年成立奥匈二元帝国。1919年3月建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1949年8月20日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并颁布宪法。1956年10月爆发匈牙利事件。1989年10月23日国名改为匈牙利共和国。2012年1月,匈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匈牙利。
匈牙利地理位置:
匈牙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边界线全长2246公里。国土面积为93030平方公里。首都为布达佩斯,官方语言为匈牙利语。截至2017年1月,全国总人口979.8万人。
匈牙利位于多瑙河冲积平原,依山傍水,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东北部是喀尔巴阡山。属多瑙河中游平原,多瑙河从斯洛伐克南部流入匈牙利,把匈牙利截成东、西两部分。山地不足五分之一,北部为喀尔巴阡山脉的一部分,海拔300-1000米。北部山地的凯凯什峰为全国最高点,海拔1015米。西部外多瑙山地为阿尔卑斯山的余脉,一般海拔300-500米,最高科里什峰,海拔704米。
布达佩斯位置地图
南斯拉夫联盟住位于南欧的巴尔干半岛上南邻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东邻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北邻匈牙利和奥地利,西北与意大利有较短的边界,西面是亚德里海。
南斯拉夫属于欧洲。位于世界地图上的南欧巴尔干半岛上。
现在这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第一次世界后,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国。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南斯拉夫这个国家。
1941年南斯拉夫被纳粹德国侵略。1945年初,国家重建。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起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分裂为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