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元帅府是哪个大元帅
元帅府,指日本在1898年设立的一个机构,名列其中的都是来自陆海军的功勋卓著的老将,并且为终身任职。自1898年至二战结束,日本共有30名陆海军大将名列元帅府,其中陆军17名,海军13名。另外,朝鲜纯宗(“昌德宫李王”)在1926年去世后也给与元帅的礼遇。二战结束后,元帅府被废止。
前身
在设立元帅府之前,1872年日本曾设立了一个叫“陆军元帅”的官职,出任者为西乡隆盛,其职务全称为“参议兼陆军元帅”,不久后又改为“陆军元帅兼参议”。总之,当时的“陆军元帅”只是一个官职,而非军衔荣誉。1873年官制改订后撤销“陆军元帅”,西乡隆盛改任“陆军大将”(也只是官职而非军衔……)
称谓
严格来说,“名列元帅府”并不等于授予了一个叫“元帅”的军衔。当陆、海军大将名列元帅府时,其军衔称谓改成“元帅陆军大将”和“元帅海军大将”,而不是“陆军元帅”或“海军元帅”。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当然,我们还是通称为“元帅”。
大元帅府历史
清代嘉庆癸酉年季秋,流经三山岛的一条河流,突然漂来了一个木雕元帅神像,到了这里就靠岸不走了。
这事儿本身还不是最奇的,更奇的是还有4位“部将”(两位千里眼、两位顺风耳),也紧紧跟随元帅,不走了。于是村民将这五位将帅请了上岸,立庙供奉。庙门两边的对联写着:“帅令庄严威万古,府堂显赫庇三山。”
大元帅府内部
明朝主管军权的是五军都督府,一般将军是没有调兵权利,只是单纯的执行命令,一般卫兵也就百余人吧,不会太多的。
出征打仗的时候指挥的兵力多些。明末时期的大都督府是明朝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五都督府的总称﹐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除亲军指挥使司外的各卫所和在外各都司卫所。凡武职世官﹑流官﹑土官之袭替﹑优养﹑优给等项﹐所属皆上报于府﹐府再转送兵部请选。选定后﹐经府下达都司卫所。首领官之选授和给由﹐皆由吏部。其它如武官诰敕﹑水陆步骑之操练﹐军伍之清勾替补﹐俸粮﹑屯费与屯种之器械﹑舟车﹐军情声息﹐边腹地图文册﹑薪炭荆苇诸事﹐移与相关机构会同处理﹐各府只有统兵权﹐调兵之权在兵部﹐每逢战事发生﹐由皇帝命将为帅﹐调领五军都督府所辖卫所之兵佩印出征。军还即归印于朝﹐兵回卫所。明中后期五军都督府失去了参政﹑议政权,由“总内外诸军事”的中枢机构变成处处受制于兵部的单纯执行命令的机构,则是一分为五背后都督府实权削弱殆尽的事实。。大元帅府在哪个区
广州塔、湿地公园、珠江夜游和中山大学都可以去看看!!!
大元帅府照片
公交299两站换地铁!
公交线路:299路 → 地铁2号线,全程约16.1公里
1、从大元帅府旧址停车场步行约590米,到达江湾桥南站
2、乘坐299路,经过2站, 到达南村站(也可乘坐夜16路、551路、222路、220路、59路)
3、步行约130米,到达江南西站
4、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12站, 到达江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