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订酒店、机票|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首页 好玩见闻旅游资讯出行攻略
当前位置:首页 > 好玩

天门西塔寺门票(天门西塔寺地址)

关键词:天门西塔寺地址发布时间:2023-07-14 15:48责任编辑:孟小花

天门西塔寺地址

天门市素有“三乡宝地”的美誉,是闻名全国的内地侨乡、文化之乡和棉花之乡。还是茶圣故里、状元之乡、竟陵派文学发源地,连续多年进入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五十强之列。天门市位于湖北江汉平原。古称竟陵。

天门概况

湖北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上通荆沙,下接武汉,南濒江汉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紧衔107、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全市国土面积2622平方公里,人口173万;在长江,汉水经济开发带中,具有强大的接纳和辐射能力。

天门,古称竟陵,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更名天门。从秦置竟陵县算起,天门已有2000多年县制历史。1987年8月撤县建市,1994年10月批准为省直管市。

天门市是中国内地著名侨乡,湖北省的重点侨乡。天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有78,0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有归侨500多人,侨、港、澳眷属82,000多人。

天门华侨出国始于18世纪末,先后经历了北上(欧洲)时期、南下(东南亚)时期和新移民时期等几个阶段。

天门市是享有盛誉的文化之乡。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唐代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和清代状元蒋立镛诞生于此。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天门共为国家输送大学生54000多人,被誉为全国的“状元之乡”。

名胜古迹遍天门。境内有迄今为止长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有保存完好、气势宏伟,始建于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龙寺,有纪念陆羽的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有凭吊钟惺、谭元春的钟惺墓、谭元春墓,还有景色秀丽的东湖、西湖风景区……。

天门西塔寺地址在哪里

陆羽公园不可以钓鱼。陆羽公园,坐落于湖北省天门市中心城区,依茶圣陆羽出生地竟陵西湖而建,是一座以茶文化为主题、为纪念茶圣陆羽而建的开放式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茶圣故里园”的核心景区。陆羽公园始建于1995年,原名“西湖公园”、“陆羽公园”,2013年重新改造后对外开放。陆羽故园是湖北省茶文化旅游示范区、江汉地区最大的城市公园,定位为国际茶文化旅游中心。园内有茶经楼、陆羽纪念馆、古雁桥、西塔寺、樱花大道等景点。

湖北天门西塔寺图片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或云自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浙江湖州苕溪,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全唐文》有《陆羽自传》。

天门西塔寺现在开放了吗

西塔寺是天门市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江汉平原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东汉,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为历代高僧驻锡。在唐开元21年西塔寺住持智积禅师收养了弃婴,这就是后来写出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享誉世界的茶圣陆羽。

天门寺庙在哪里

7.30-17.30

盘龙寺是昆明香火旺盛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离昆明市区约40公里,距离晋宁县晋城镇东南3公里,与昆明西山、宾川鸡足山共同被称为云南三大佛教之地,1983年公布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

盘龙寺观庙宇依山而建,山门里有一、二、三天门,迎仙桥、睡佛殿、吕祖殿、祖师殿、大雄宝殿、玉皇阁、伽蓝殿、药师殿等20多座院,供奉着释、道、儒三教诸神,其中盘龙祖师殿、药师殿、观音殿香火非常旺盛。寺宇四周树木枝繁叶茂,其中茶花和松柏很是出名。原来还有万松寺,已经修建了高大的观海楼,登高可远眺欣赏滇池风光。盘龙寺隐藏在清幽的盘龙山上,要登上这个佛门胜境,要出“四门”。先出晋城东门,这里有“南滇灵境”牌坊,这里是“入”境之门。然后经过象山书院遗址,就进入盘龙山门,这是“山”之门。再经过映山湖,盘旋而上,又要穿过三座天门,是为“天”之门;再接着经过睡佛殿、吕祖亭,就可以看到盘龙寺门,此为“佛”门,又是“道”门,还是“圣”门。

陕西天门寺

总面积为50平方公里,主要景观有:锁龙桥、九龙潭、拔剑泉、马扒泉、仙人床、瑞云寺、皇藏洞、洗钵池、三仙洞、碑林艺术馆、美人洞、仙人桥、观景峰、果老洞、龙泉庵、龙泉洞、果老洞瀑布、肖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天门寺、蝙蝠洞、碑驮树、桃花洞、天门寺瀑布、异境天开、圣场寺、晒书场、洗砚池、砚墨泉、藏书洞等七十二处。辖区内山幽林茂、洞泉百出、古木参天;汉文化底蕴深厚,古树名木众多,寺庙建筑风格独特;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被称为“天然氧吧”。

天门西塔寺开放时间

唐婉

陆羽出身一直是个谜,历来被种种传说包围,传为弃儿,因此他的家世也是个谜。他撰写的《茶经?七之事》里,按照习惯门阀观念称其远祖是陆纳,出任过湖州太守,纳兄子陆叔当过会稽内史。

若按地方志所载,他的身世则相当富有传奇意味。道光年间编的《天门县志》记载:“或言有僧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弃儿,收蓄之。”“有僧晨起”一段话,是说当时龙盖寺(后改称西塔寺)智积禅师晨起在竟陵西湖之滨漫步,听见群雁喧闹声,循声走去,近前一看,发现有三只大雁用翅膀护卫着一个幼儿,于是积公就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起来。过去天门城里,有雁叫关、古雁桥等名胜古迹,都是附会这一传说的。

这所寺院是东汉古刹。当年这里古木参天,后院篁粗如臂。“四面荷花三面柳”,碧水环合,环境幽雅。进山门,有大路横穿湖心直达正殿,路中有大石桥一座,桥上置阁,名曰“浮香”。大雄宝殿为单层重檐式建筑矗立覆釜洲顶,高大轩敞,雄伟壮观。侧后则犹如群星拱卫分布着殿堂庑庖,亭榭楼阁,疏密得体,错落有致。

古刹里多了这个幼儿,大小和尚奔走相告。随后,积公为给他起名,以《易》占卜,得《蹇》之《渐》,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

陆羽生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这一年干支为癸酉,所以其家乡有陆羽属鸡的传说。据民国初年人称“西江逋叟”那位老人说,陆羽可能生于八月十五中秋夜,由于没有足够证据,一般不作为依据,至于他一生的经历,倒是有史可查的。大约从他九岁放牛、学写文章时就有记载了。他自幼好学,为积公煮茗,做杂务,因不愿意皈依佛门,备受劳役折磨。十一岁时逃出寺院,去学演戏,他诙谐善变,扮演“假官”角色很受欢迎,而且还会编写剧本,他一走向社会,就显示了出众的才华。

746年,河南尹李齐物被贬到竟陵当太守,县令要陆羽那个戏班演戏,为太守洗尘。太守看了陆羽表演的“参军戏”后,很赏识他,于是召见他,亲自赠给他一些诗书,并介绍他去天门西北火门山邹夫子处就学。读书之余,他也为邹夫子煮茗烹茶。

753年,他二十岁时,又碰上礼部员外郎崔国辅被贬为竟陵司马,陆羽同崔国辅交游三年。

754年春天,陆羽拜别崔公,出游河南义阳和巴山峡川。在清明前夕,陆羽赶到了义阳郡(今河南信阳)。随后,到了巴山,采制品尝了“巴东真香茗”。在此,又耳闻了蜀地彭州、绵州、蜀州、雅州、泸州、汉州、眉州的茶叶生产情况。然后,转道宜昌品尝了峡州茶和蛤蟆泉水。

755年夏,陆羽回到竟陵。后在距离竟陵县城六十里的古驿道——晴滩驿松石湖旁的东冈村定居,整理出游所得,深入研讨茶学,并开始酝酿写一部关于茶的专著。

756年,由于安史之乱,关中难民蜂拥南下,他始赋《四悲诗》一首,并随秦人过江。此后,陆羽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不少采制茶叶的资料。

60年,他游抵湖州,先与僧皎然同住杼山妙喜寺,结成“缁素忘年之交”。不久,他移居苕溪草堂,潜心著述。其间,他结识了灵澈、李治、孟郊、张志和、刘长卿等名僧高士。

765年,陆羽根据三十二州、郡的实地考察资料和多年研究所得,写成世界上第一部《茶经》初稿。

769年,他到绍兴采过“越江茶”,并在绍兴督制茶叶,这时已有青年茶工向他学习品茶。

775年,陆羽根据曾为湖州刺史颜真卿编纂《韵海镜源》时所掌握的大量资料,对《茶经》原稿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尤其对初稿中的“七之事”作了增订,至此,《茶经》遂成定稿。此后三年,又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南北人物志》十卷、《警年》十卷。

777年,在桂子飘香的八月,陆羽同友人送颜真卿离任返京后,又云游四方。其间,游婺州东阳,拜访县令戴叔伦,戴作《敬酬陆羽山人》二首相赠。冬返湖州。

778年,陆羽迁居无锡,结识权德舆。畅游惠山,作《游惠山寺记》。

780年,陆羽在皎然支持下,《茶经》付梓。是年游太湖,访李冶(又名李季兰),李有《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相赠,传为佳话。

781年,陆羽在各方面更加成熟,名闻朝野,唐德宗赏识其才,诏拜他为“太子文学”,他不就职;不久,又改任为“太常寺太祝”,复不从命。所以陆羽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结婚。

783年,陆羽移居上饶。在城北二里,建宅筑亭,凿泉引水,环居植茶栽竹种花。几经经营,新居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落成,后人称其宅为鸿渐宅。称其泉为上饶陆羽泉。

785年,同时代诗人孟郊与陆羽在上饶相会,有《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以示对新居的祝贺。并竭力赞扬其环境幽美。

786年,陆羽应领洪州御史肖瑜之邀,寓住洪州玉之观。次年编成《陆羽移居洪州玉之观诗》一辑,开篇以肖瑜《喜陆太祝移居洪州玉芝观诗》颔首,权德舆为之序。惜诗集早佚。

789年,应岭南节度使李复之邀,由洪州去广州,结识判官周愿,共佐李复。在其幕府居东,遂号东园子,人称东园先生。次年辞归洪州,仍居洪州玉芝观。

792年,陆羽由洪州返湖州青塘别业。闭门著书。此后三年著有《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

794年,陆羽又移居苏州,在虎丘山北结庐(后世称“陆羽楼”),凿一岩井(后世称陆羽岩井,今简称陆羽井),引水种茶。著《泉品》一卷。

799年,陆羽年近古稀,他怀念湖州,又回到湖州青塘门外青塘别业。在这里愉快地度过了晚年,于公元804年辞世,终年72岁。

旅游资讯推荐

油菜旅游网——美好的风景等你去发现。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864@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6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ycdyx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