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订酒店、机票|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首页 好玩见闻旅游资讯出行攻略
当前位置:首页 > 见闻

陕陕会馆位置(西安山陕会馆)

关键词:西安山陕会馆发布时间:2023-07-05 11:12责任编辑:孟小花

西安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神明的处所。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是中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的杰作。陕西、山西两省在明清时代形成两大驰名天下的商帮,晋商与秦商。山西和陕西,一河之隔,自古就有秦晋之好的佳话。

当时,山西与陕西商人为了对抗徽商及其他商人的需要,常利用邻省之好,互相结合,人们通常把他们合称为“西商”。

山陕商人结合后,在很多城镇建造山陕会馆(也称西商会馆),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

山陕山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建于清代,是一座“馆庙一体”的建筑,其主体建筑为“关帝庙”,布局紧凑,装饰精美,美轮美奂。其建筑装饰集石雕、木雕、砖雕、彩绘和楹联匾额五个方面,可谓“无石不雕、无木不刻、无板不绘”,装饰渗透到建筑的每个部位,在脊、瓦、檐廊、柱础等处均采取了多种装饰手法,技法巧妙,题材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牡丹、荷花、龙凤等建筑装饰上的图案也是寓意丰富,可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物象生动的砖雕艺术会馆的戏楼坐东朝西,与大殿对峙。戏楼后、山墙中央,有一条从戏台下穿过通往庭院的甬道,宽2.16米,长12.12米,入口处为砖雕垂花门罩,甬道左右各有一个石刻照壁,照壁下有精致的石刻插屏架,上有砖刻垂花壁罩,上饰琉璃制黄牡丹、绿麒麟和万年青等。山陕会馆砖雕装饰多分布于门楼、照壁、柱础、石刻匾额边框中,图案内容多以花卉、吉祥纹样为主。

西安陕西会馆

高超碧落

  俯视红尘 陕西延安东嘉岭山上宝塔

  入诸佛位

  至涅槃城 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

  受出家戒

  发菩提心 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

  惟楚有材

  于豳斯馆 西安:西安湖南会馆

  不从赤松子

  安报黄石公 于右任题陕西留坝张良庙

  怒水盘根迅

  雄关立壁危 陕西:勉县鸡头关,位于褒城镇北,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故名

  前追齐尚父

  后启武乡侯 王佩声题留坝张良庙

  峭石千重立

  藤萝百道开 陕西:耀县望海峰,位于城东五台山

  三川富陈迹

  八水无停澜 陕西:宁强观澜亭,位于阳平关北面的嘉陵江畔。三川:地名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陕西华山:道据上人题文殊院,在黄山玉屏峰上,初建于明

  兴法南北寺

  教滋东西方 陕西西安兴教寺当代秦游伦

  一宗彰唯识

  三塔耸云天 陕西西安兴教寺当代桂生

  云烟超孽海

  风雨润福田 勉县武侯墓,在陕西勉县城南定军山下,是三国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

  足临清净地

  身在图画中 陕西华山:卧云庵

  诗满阑干横处

  人立冰玉光中 杨(龠禾)父题陕西凤翔东湖鸳鸯亭(1)

介绍山陕会馆

免门票。

山陕会馆位于南阳社旗县,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6年。

当年寓居此地的山陕二省商人集资兴建的同乡会馆,因馆内敬奉关公,为此又名关公祠、山陕庙,是一座商业会馆类建筑与关帝庙建筑结合的古建筑群。

其建筑之时正处于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后一个高潮期。会馆座北向南,占地面积约7750平方米,地面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白石板铺砌,现存殿、堂、楼、阁及各种建筑130余间。

主体建筑由琉璃大照壁、悬鉴楼、大拜殿、春秋楼四部分组成,自南向北呈现中轴线式分布。前为琉璃照壁、铁旗杆、东西辕门和东西马厩;其后为悬鉴楼、钟鼓楼、东西廊房;再后为大拜殿、药王殿、马王殿;后为春秋楼。

社旗山陕会馆是全国会馆中得到慈禧御笔之宝的民间商会建筑,被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会馆”。会馆主殿大座殿前檐两山嵌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龙”、“虎”二字碑。碑宽0.42米,高0.80米,上圆下方,上方刻一方形篆体御印章,内为“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九字。左额亦题“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九字,中刻草书“龙”“虎”二字一挥而就,字体潇洒刚劲,一气贯通。

山陕会馆照片

山陕会馆是我们聊城稀有的古建筑群。她坐落于聊城古运河西岸,据说是山西陕西商人合资兴建的一处洽谈生意的地方。在参加完“旧物置换”小记者活动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会馆,让我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

山陕会馆从兴建到建成现在规模用了66年,用了6万多银两,整个院落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关帝庙雄踞院落中间,两座石狮既给关公站岗护卫,又在看护着整个院落,威武的“关老爷”落座中央,静观世事变迁,始终在佑我华夏,使中华民族香火相传。据导游说,关老爷以前不叫关羽,脸也是黄色的。由于他从小爱打抱不平,有一次竟杀了乡村的亲人,为了逃避罪恶,急中生智的他打破鼻子,将血涂抹在脸上,跑道皇帝那儿说了谎,后来就改了名做了官。但晚上他洗脸时,却发现脸上的血迹无论如何也洗不掉了,所以就成了现在大家熟知的“红脸关公”。走下关帝庙映入眼帘的是两颗大槐树,据说已经有560年的历史了,我想它也见证了近代聊城的繁华兴盛,真是伟大。再往前走就是戏楼了,虽然它不算大,但建得却十分讲究,我仿佛能够想象到原来你来我往你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戏台四根石柱上的对联写的非常好,表明了人生的大喜大乐和勇敢向前的积极人生心态,虽然我们还是有些似懂非懂,却仍能感受到前人的智慧和豁达。走出山陕会馆大门,眼前蓦然一亮!运河边鲜花绽放,河中汽船穿梭,泛起波浪连连……

山陕会馆,你不仅是古代聊城商贾云集的见证者,还是当今聊城和未来聊城和谐发展的铁证!聊城人因你而自豪,你也在为聊城的繁荣富强而骄傲吧?

山陕会馆有多少家

应是西宁山陕会馆。

西宁山陕会馆建筑是青海省西宁地区颇具影响的一处中式建筑,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财神的场所。

明清时期,山陕商人远离故土,在外经商,为了加强彼此联系,互相关照,增进乡谊,交流商情,协调商务纠纷,融洽与官府的关系,设立一个共同议事的场所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山陕会馆应运而生。

史料称,青海在明末清初时还奉行“藏不入汉,汉不入藏”的贸易原则。到了乾隆年间,大胆追逐利润的山陕商人,以冒险精神进入青海,并深入藏区贸易,赚了个盆钵皆满。

到清朝光绪后期已有上千人之多,民国时期更为兴盛,于是就有了“山陕客娃半边城”之说。民间甚至有“先有晋益老(商号),后有西宁城”的说法。

山陕会馆的建立,客观反映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社会的变革和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崛起,深刻表达了新兴民族商人要求相应社会地位的愿望,更重要的是激发从商之人包容诚信、尚义利民的人文情怀。

西宁山陕会馆始建于公元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最早建在今东关大街路北,大约在如今的义乌商贸城那里。

1895年7月因西宁东关及南川发生民乱,山陕会馆遭焚毁,由于资料的奇缺,会馆原貌已无从考证。

1899年,由山西、陕西商人再度筹资,在现址即城中区饮马街东侧的兴隆巷,当时称之为“后街”的地方购地重建,建起了规模更为宏大,布局严谨,殿宇华丽,结构精巧的新山陕会馆。

建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这座山陕会馆,与西宁其他古建筑相比,由于建成较晚,如今八十多岁的老西宁人尚能回忆起它的旧貌。

据我省著名文史学者靳育德先生提供的资料显示,新建的这座会馆坐北朝南,前临今兴隆巷,后接今新民街,一进四院,气势宏伟。

会馆前有广场,青石板铺地,两侧砌有砖墙,上饰砖雕、人物花卉,艺术之精令人叫绝;

广场北为山门,上悬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书“山陕会馆”大匾;

过山门,下石阶,院中设钟、鼓二楼,巨钟、大鼓和广场上高悬的旗帜遥相呼应,增添了会馆的肃穆与威严;

钟鼓楼后为会馆戏台,坐南向北,为两层;两侧建有包厢式的二层楼,共36间,名曰“春秋楼”;戏台正对三间大殿,名“香厅”,香厅后即为会馆主要建筑“关帝殿”;关帝殿后有一幽静小院,北侧又有一两层楼,即“三义楼”;

三义楼两侧又附设两个小院落,分别为财神殿、禅院和议事场所。山门、戏台、香厅、关帝殿、三义楼沿会馆中轴线依次排开,自然形成了四个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的院落。

各殿宇中均为方砖铺地,屋宇金碧辉煌,斗拱高翘,彩绘焕然,集中显示了山陕商人的财力与人气。

1987年,西宁市人民政府将山陕会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市政府出巨资安置原有使用单位,并依照山陕会馆布局和主要殿堂风貌开展了恢复工作,2014年再次启动修缮工程。

山陕会馆经过两次大规模修缮后于2016年新年伊始向市民重新开放。自此,拉开了全市文化惠民活动序幕,掀起了一股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潮。

西安山西会馆

榆次老城乘 901支路(28站) 到太榆路坞城东街口乘 877路(外环)(4站) 到长风街体育路口2榆次老城 → 太榆路学府街口 → 长风街体育路口-榆次老城乘 901支路(27站) 到太榆路学府街口乘 877路(外环)(5站) 到长风街体育路口太原901支路(太原火车站(五一东街)-晋中公交公司南场)城际线路 太原火车站 夏06:10-20:40 冬06:25-20:10|晋中公交公司南场 夏6:00-20:00 冬6:00-19:00 单一票制3元 IC卡价格与投币价相同| |,夏天天

西宁山陕会馆

建筑的奇特瑰宝,它当之无愧,浏览山陕会馆的同时,你放佛看到了,能工巧匠那认真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

山陕会馆是干什么的

千年蟠龙井在社旗县。

社旗赊店镇山陕会馆(俗称山陕庙)西墙外有口古井,名曰蟠龙井。这口井是建造山陕会馆时开挖的,井深泉旺水好,人们都喜欢吃这里的水。

此井有一奇处:打造铁器,用这里的水淬火,器具会分外锋利,耐磨耐用。过去的铁匠炉、起子炉大多使用此井的水。

井附近一大片地方是山陕庙出家人的菜园。一年四季,青堂堂的,鲜菜不断。此井原有四挂辘轳,一挂庙里专用,三挂供老百姓使用。由于井大井深,打水不安全,年岁小的人是不允许到那打水的。

井北边原有一座两间房大小的庙宇,里面供俸着土地爷土地奶。过去,街上有人故去,通常在这里报庙。庙前立有两通石碑,大概是为建庙捐款捐物者立的功德碑。

这座庙处于山陕庙旁且被山陕庙地产所围,人称庙套庙。进入21世纪,县政府对这一带进行了硬化改造,建成了文化广场。对蟠龙井的井台硬化加高,并在其上建了座精美的亭子。

西安山陕会馆怎么预约

可以预约2人,预约观众最多不能超过5人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依托洛河北岸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山陕会馆筹建而成的。

洛阳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现有琉璃照壁、东西仪门、山门、东西僧房、舞楼、东西廊房、东西官厅、拜殿、正殿、东西配殿,是一组结构严谨、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是清朝初年山西、陕西商人为经商方便,在洛阳古运河(今洛河)北岸边、紧邻洛阳当时的南关码头和洛汭严关,集资筹建的经商聚会场所

旅游资讯推荐

油菜旅游网——美好的风景等你去发现。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864@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6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ycdyx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