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订酒店、机票|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首页 好玩见闻旅游资讯出行攻略
当前位置:首页 > 见闻

北运河东位置(北运河东交通枢纽)

关键词:北运河东交通枢纽发布时间:2023-07-25 07:44责任编辑:孟小花

北运河东交通枢纽

《天津通志·水利志》:南运河乃人工运河,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开凿平虏渠,南迄参户(青县境内)北行入泒水,与东汉建安九年(204年)开凿的"引淇水入白沟"共入清河,为后来开凿南运河奠定了基础。

隋大业四年(608年)重修永济渠,基本上利用曹魏时旧渠。因沁、淇两河合于卫又得名卫河。因隋炀帝乘龙舟沿永济渠抵涿郡,故又名御河。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先后开通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从此京杭运河不再绕道中原,起名为京杭大运河,以天津三岔口为界,南为南运河、北为北运河。明、清漕粮运输增加,故又名漕河。因分段命名,卫河下至三岔口称卫漕。现以水系划分,因其属漳卫南运河水系,故称南运河。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南运河经过几次治理,形成自四女寺枢纽始,流经山东省德州市、河北省故城、景县、阜城、吴桥、东光、南皮、泊头市、沧县、沧州市、青县等县市,止于天津市静海县十一堡的上改道节制闸,全长309公里的河道。其左堤长271.4公里,堤顶起点高程26.6米(黄海高程,下同),止点高程7.3米。右堤长273.1公里,堤顶起点高程26.8米,止点高程7.5米。河底起点高程15.3米,止点高程0.85米,河底纵坡上陡下缓为1/18000~1/31000,河槽为单式U型断面,上口宽110~25米,槽深7~9米,堤距1663~45米。

天津市境内的南运河段历史上本是于三岔河口与北运河同注入海河干流,三岔河道在今金刚桥以下。1917年天津发大水,次年11月在整治海河干流时,进行了三岔河口裁弯取直工程,把三岔河口的地理位置向上游推移至现位置 。

北运河东站

北京有五个火车站,分别是北京站、北京东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北站。

北京站属于东城区,但临近崇文门区,就是人们常说的北京火车站,它紧邻长安街。现在一般往东北方向天津,山东的车和个别华东的车在这里发车。

北京东站属于朝阳区,坐落在东四环,八王坟附近,它是货运车站,极少有客运列车停靠。

北京南站属于崇文区,它集中了大部分的动车组车次。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将全部的动车组都集中在南站发车。

北京西站属于丰台区,往南方和西部的车次在这里发车。现在这个站的客运量比北京站要大。

北京北站属于西城区,这是短途车站,规划中的八达岭方向短线客运火车在这里发车。

扩展资料

北京市,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2153.6万人,城镇人口1865万人,城镇化率86.6% ,常住外来人口达794.3万人。

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中心位置东经116°20′、北纬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北运河规划图

  1985年南京建成了外环线、中环线、内环线  ●内环线  全长15.21公里,规划路面宽度为40米,主要承担市中心的客运交通。线路走向为:从西南角起,往南向东经南开三马路、南京路、曲阜道,过海河大光明桥,经十一经路,再向北往西经新开路、昆纬路、狮子林大街,过海河狮子林桥,经老铁桥大街、北马路,折向南,经西马路至西南角止。公交600路在内环线环行运营  ●中环线  全长34.49公里,路面宽度为40至50米,设计车速每小时60公里,主要承担市区客货运混行交通,减少穿越市中心的车辆。沿路两侧有白庙、东南郊、南围堤河内外、拖拉机厂、西营门外等工业区,建昌道、王串场、中山门、西南楼、德才里、天拖南、长江道、密云路等住宅区,以及北宁公园、第二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干部俱乐部、水上公园、长虹公园等公共场所。该线从京津路勤俭道口起,往南经勤俭道、红旗路,折向东,经复康路、吴家窑大街、围堤道、新围堤道,过海河光华桥,经东兴路,折向北,经张贵庄路、红星路、育红路、铁东路,再往西经普济河道,至京津路口止。环线与铁路及部分次干道的相交路口,已修建八里台、解放南路、中山门、东兴路、东风(张贵庄)、仓联庄、普济河道、西青道、红旗路、长江道等10座立交桥。建成后,环线机动车流量增加60%(西半环)至一倍(东半环),机动车时速由以前的14-17公里,提高到32-34公里。由于车流量增加,车速提高,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每年约为1.5亿元。公交47、48路在中环线运营  ●外环线  环线距市中心平均约10公里,路基宽50米,路面宽36米,上下行共10个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承担货运交通,截流和减少穿越市区的车辆,改变了天津道路“南北不通,东西不畅”的状况。该环线北至北辰区引河桥,南至津南区梨园头,东至东丽区张贵区,西至西青区姜井村,全长71.44公里。跨跃海河、新开河、北运河、子牙河及京山、津浦、北环铁路,连通14条放射状城市进出口干道,沿线修建4座跨河大桥、4座铁路立交、3座公路立交及中小型桥梁、涵洞、泵站、闸门等配套工程150多项。沿环线路基外侧,开挖一条上口宽30米的外环河,与一级河道相通。外环河外为500米宽的绿化带,作为市区面积控制线和环境保护圈,1987年10月1日竣工通车。

北运河南运河

京杭大运河最后流入钱塘江。

运河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拓展资料

1、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2、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

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5、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6、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南运河北运河南北运河通南北

你说的是京杭运河吧?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

●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

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杭州大运河终点,入钱塘江。

南运河北运河交汇处

天津北安桥,北安桥体现了古典式建筑风格,桥墩雕像为青铜正面装饰盘龙,桥栏柱基上为四尊舞姿各异的乐女、金光闪闪,造型高贵典雅,在蓝天下更加有一种金壁辉煌的感觉。同时北安桥与河北区的意大利风情区配合非常完美,是天津夜景最美的桥之一。金刚桥,金钢桥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横跨海河之上,是天津市内重要的交通桥梁之一,是南运河、北运河、海河的交汇处,是天津的发源地,有“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之说。与天津之眼一河相连,夜景时与摩天轮相呼应,是天津之眼的最佳拍摄地。

南北运河中心

北宋的运河发达,有所谓通漕四蕖的说法,这些运河都以开封为中心.

“汴河通,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

这句在开封流传的民谣,说明了大运河与开封的关系。汴河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没有汴河,就没有北宋东京城168年的绝世繁华;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举世闻名的画卷,很大一部分描绘的是汴河边的场面。

时光转换,这段让人留恋的河流,早已掩埋在地下,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如今,即使我们走进开封,也只能在州桥遗址、铁塔、繁塔等文物点处,寻找它留给这个世界的蛛丝马迹。

东北 运河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主洪流向东北,至张秋镇冲断京杭运河,侵占大清河(济水故道),向东流到利津进入大海。由于黄河改道,截断了南北运河,后来又因为海运兴起,津浦铁路建成,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被迫停止。

黄河以南至济宁的老运河(即元代的济州河、明代改建会通河时局部有改线),连通北五湖和南四湖,运河北端经东平湖清河门可通航进入黄河。1958年以后,由于黄沙淤积,河槽升高,致使干旱季节部分河道断航。

1958年,修建了东平湖水库,将张坝口以北的老运河截入东平湖库区,梁山至济宁段老运河完全断航。当年交通部报经国务院批准,整治京杭运河,恢复运河航运,并于1960年开挖黄河以南至南四湖的京杭运河,这段运河被称为梁济运河,六十年代进行了两次局部疏浚。

治理后的梁济运河,在东平湖一旦滞黄,未能退入黄河的底水,可由司垓闸经梁济运河下泄水1000立方米/秒。此外还满足了引黄补南四湖的输水要求。梁济运河除用于航运外,还兼有防洪除涝、灌溉、改碱的作用,并且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的干线。

旅游资讯推荐

油菜旅游网——美好的风景等你去发现。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864@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6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ycdyx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