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会贞山景区门票免费吗
四会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具有2220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积淀非常为深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习俗较多,其中最有代表性当数贞仙诞、佛爷诞、唱民歌和烧炮,成为当地一笔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贞仙诞习俗:为民祈福,润泽民生
贞仙是中国妇女“贞风亮节、勤劳俭朴、孝敬翁姑”的典范,亦是岭南三大女神之一。三大女神即唐代四会文氏贞仙、秦代德庆龙母、宋代泉州湄洲岛天后。贞仙为地方神祗,庇佑大地、润泽民生,深得民意。贞仙诞这一民间习俗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贞仙文化已经与当地的旅游文化、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紧密联系在一起,贞仙诞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影响,2008年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据清光绪《四会县志》记载,唐贞元十七年秋重九,广正山下松甫铺有女子文氏得道成仙,誉为“贞仙”,广正山易名为“贞山”。贞仙为民造福,庇佑乡民,立下显赫功绩,受圣恩,清同治二年,文氏被敕封为“惠泽”尊号。从唐宋以来,四会民间和官府均有举办九月初九“贞仙诞”活动,除本地乡民参加外,珠江三角洲、三水、南海、顺德、清远、高要一带以及海外华人、港澳同胞信众均参加,人数多达数万。
改革开放以后,贞仙诞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每年九月初九的贞仙诞诞期,来自五湖四海的善信蜂拥而至,热闹非凡。贞仙诞仪式的主要程序有:1、迎仙;2、鸣炮;3、上金猪、茶果、供品;4、上香叩拜;5、颂读祭文;6、颂读祝文;7、祈福种福;8、八仙贺诞;9、礼成鸣炮;10、送贞仙回祠;11、文艺表演。用于仪式的相关器具有贞仙塑像、八音锣鼓、八仙造型、贞仙座驾、罗伞等。近年来,景区通过邀请了文艺团体为游客们表演文艺节目、举办游园会等手段,为市民和游客们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今后,当地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工作力度,大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软环境,通过整合资源、大力宣传推介,认真打造“贞仙诞”旅游文化品牌,使贞仙文化成为四会仙佛文化旅游线路的重要一环。可以预见,“贞仙诞”这一颇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将更加大放异彩。
佛爷诞习俗: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佛爷诞是四会市的习俗,历史可以追塑到北宋,一直保留至今。该活动是民间为了纪念当地神圣阮公佛而举办的。阮公佛原名阮子郁,生育北宋元丰二年,是四会陶塘人,经六祖慧能点化在当地城郊柑榄村成佛。阮子郁成佛后处处为民除害,扶危济困,为造福,一千多年来受到四方群众敬仰。
佛爷诞诞期活动形式多样,较好地反映了地方习俗与风土人情。每年的正月初九,作为“佛爷”的生日,各方信士齐集到宝林古寺庆祝,分别有白天烧炮,舞狮采青,等,晚上有调灯、花灯展观赏等活动,比传统大节日春节热闹得多,就以烧炮来说,颇具地方特色和热闹非常,解放前一些氏族富商和官吏,不惜重金,竞争要头炮,图个好意头,引致哄抢场面激烈,乃至形成了宗族的纠纷现象。各地的狮子、“麒麟”都一齐涌到拜贺(古代这两种动物被人们认定为吉祥瑞气之物),争风竞技,“调灯”活动把“诞期”成为了不夜天,搭起两层灯棚,四边点燃“火堆”,周围挂起灯笼,彻夜不停的烟花、炮竹声,一片欢乐祥和景象。
如今的“佛爷诞”活动,烧炮改用了竞投, “调灯”、舞“麒麟”甚为少见了,但是继续保留其他传统习俗,仍然受到珠三角洲乃至广西部分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
唱民歌习俗:直抒胸臆,传情达意
四会民间历来存在过年或庆典唱民歌,平时在劳作竭息时对歌的习俗,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民歌作品和民歌手。四会民歌一般没有固定的韵律或歌词,一般由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自由创作而成,大多数在民间流传,分为罗源民歌、莲花板、客家山歌、渔歌、礼俗歌等种类。其中,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客家山歌和礼俗歌两大类。
客家话是四会当地群众使用的一个主要语种。从四会西面的三桂山到中部的江谷、地豆、龙江,再到东面的迳口,纵横数百里,居住着很多讲客家话的种群,都有流行或传唱过客家山歌的传统。四会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歌词朴实,既有,又有地方特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如其中一首较为著名的山歌是这样唱的:“正月(啰嗬)岗流岗谷声声啼(啰嗬),耙田(啧),耙田沓沓声(啰嗬)。今日(啰嗬)同妹来掌(啰嗬)牛(啰),坐朝(啧)带伊转涯夸(啰嗬)(啰嗬—喂)!”歌词朴实生动,情景交融,一个“布谷声声”、“耙田沓沓”给人展示了一幅山民正月闹春耕的大自然美景。尤其是“带伊(你)转涯夸(回我家)”这句歌词,俏皮含蓄、朴实无华,美不可言。山歌的衬词源于生活,经常出现在客家人日常会话中,诞经过旋律的音高处理,已艺术化地融入到音乐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8年在首届国际小区王争霸赛中,四会民歌演唱组合“水一方”通过演唱当地客家山歌一举夺冠,使四会客家山歌走出了国界,受到国内外民乐界的关注。
四会礼俗歌也是当地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流传最广的为用于婚嫁的《嫂教故礼俗歌》和《哭嫁歌》等。这些礼俗歌具有相对固定的曲谱和歌词,在四会大部分乡镇流传。如《哭嫁歌》,即有族中名望较高的已婚妇女,组织出嫁女和“姊妹仔(出家女的闺中好友们)”在闺房中连唱三天三夜(如今有些地方缩短了时间)。这种《哭嫁歌》由出嫁女唱,“姊妹仔“和,或由老者一句一句带唱。从唱老到唱幼,依次一一唱齐,唱完家人唱族人,歌词主要表达惜别和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嫂教故礼俗歌》则为新娘子过门拜堂后,由夫家嫂子负责唱,主要内容为教育新娘过门以后要恪守妇道、孝敬公婆、尊敬兄嫂、团结邻里、勤俭持家等,曲调与《哭嫁歌》类似,歌词相对固定。由于近年来广大农村移风易俗,多数青年男女婚嫁仪式趋向简化,年轻人会唱礼俗歌也不多了,四会礼俗歌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文化部门认真保护。
烧炮习俗:长盛不衰,四方同贺
烧炮又叫“烧花炮”、“执炮”,是四会民间特有的一项习俗,在大部分乡镇流行,其中以大沙镇为最。在流行此习俗的乡村,一般以族或自然村为单位成立“炮会”,由炮会之间负责组织活动。
烧炮活动多于春节神诞或秋收后举行,各镇、各村均有各自的“炮期”。烧炮地点设在空地、庙宇、社坛、广场或冬季收割后的田野上。活动仪式由德高望重德长者(通常为炮会主人)主持。主持人把“炮座(多由生铁铸成)”和“炮圈(一般用铁圈缠上红绳)”拿到神像前祈福后,放置到空地上,鸣锣打鼓,然后在炮座上点燃导火索引爆,把炮圈弹起。待炮圈落地,一大群抢炮者则蜂拥而上,互相抢夺。抢炮者由各村同姓族人中的精壮男子组成,有的还邀请外村同姓人前来助阵。争夺之炮圈的过程比较激烈,往往要经过几度易手,最后得炮圈者要跑到神像前磕拜,才为胜利。
夺得炮圈得村庄,由炮会组织庆贺,并由族中长辈主持对炮圈进行开投,出资最多者得炮圈,可捧回家中安放供奉,以祈求丁财两旺、福寿康宁。炮圈开投得来得款项,由炮会掌管,作本会以后参与烧炮的经费。次年烧炮之日,原得炮圈的村庄要预先请人用竹篾、色纸搭扎新的“彩楼”,由族长把“炮圈”安放进去,以示庄严、华丽,然后备金猪、烤肉、米酒、香烛等,集合村中青壮年,手持关刀缨枪等兵器,高举旌旗,簇拥“炮圈”在前,醒狮欢送在后,仪式非常隆重。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还会为送炮队伍配置统一的服侍,把“炮圈”送回寺庙安放一段时间,等待出资投得炮圈者接回家供奉。
此外,流传于四会的传统习俗还有说书、唱龙舟、唱木鱼、出秋色、舞狮、舞鹤、舞蜈蚣、舞春牛、除夕游花街、放孔明灯、端午赛龙舟、七夕到河里洗澡等,大多数习俗至今还在四会民间流行,有些还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传承历史的同时增添了时代色彩。
四会贞山要门票吗
1 . 贞山 :肇庆市鼎湖区
2 . 大旺公园 :肇庆四会市御景台花园西南角
3 . 六祖寺 : 肇庆四会市六祖大道与389乡道交汇处西北
4 . 中山公园 : 肇庆四会市中山路56号附近
5 . 槎山公园 : 肇庆四会市体育路
6 . 黄牛头森林公园 : 肇庆四会市石狗镇
7 . 莲花寺 :肇庆四会市东城街道陶塘小学西北角
8 . 金鸡亭 : 肇庆四会市新风路8号附近
9 . 科技公园 : 四会市建设路四会还有不少值得一去的地方,有一些离那里比较远,我和美途游记的朋友到过:肇庆市,玩了5 ,6天后才去的其他地方。
四会贞山风景区开放吗
紫霞山庄位于国家2A级风景区紫溪山上。距楚雄市西南28公里,东距省会昆明160公里,西距大理180公里,是一家集吃、住、游、乐、购、会议、商务洽谈为一体,按星级标准建造的彝州独具特色的森林欧式别墅。这里古木参天,风光秀丽、鸟语花香、气候宜人、环境幽雅舒适,是旅游、休闲度假、植物考察、会议的理想去处,是被云南省旅游局命名的旅游涉外定点单位。 六祖寺位于四会市贞山风景旅游区内.
四会贞山风景区门票多少钱
你好
四会贞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开放。
开放时间是8:00~17:00,四会六祖寺,位于四会市贞山风景旅游区内,原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历史。于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时,六祖惠能寺的建筑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墙杉木瓦结构。
入寺人员通过“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APP、“粤省事”微信小程序预约。
预约成功后,请按照预约时段有序入寺,切勿久留。
四会贞山附近旅游景点
1.侏罗纪戏水公园。
2.长利湖沙滩公园。
3.肇庆市儿童公园。
4.清溪庄水上乐园。
5.恒大梦幻奇趣园山湖生态度假区。
6.山湖水上乐园。
7.盘龙峡生态旅游景区。
8.好运来游泳场。
9.贞山宾馆水上乐园。
10.四会儿童水上乐园。
炎炎夏日,高温来袭,总有一个你最想去的,推荐这几个宝藏避暑地,过一个凉凉的夏天吧。
四会贞山景区门票免费吗现在
广东十大寺庙排行榜
1.南华寺
2.开元寺
3.光孝寺
4.庆云寺
5.灵光寺
6.六榕寺
7.弘法寺
8.大觉禅寺
9.别传寺
10.六祖寺
1.南华寺
始建年代:南北朝时期
南华寺一座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境内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的诞生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可以说是广东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寺庙,该寺庙已经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岁月变迁。
2.开元寺
始建年代:唐朝
开元寺是一座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开元路32号的佛教寺庙,在广东十大名寺排行榜中,这座寺庙是从唐朝年间开始建成的,所以其寺庙建筑有着非常典型的唐朝建筑风格,在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变迁,还经历了修葺和扩建。
3.光孝寺
始建年代:三国时期
光孝寺是一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净慧路处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的建筑保留度还是比较完整的,在宋朝时期也经历了许多次的修葺,所以这座寺庙的建筑风格汇聚了多个朝代的风格。
4.庆云寺
始建年代:明朝
庆云寺是是一座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鼎湖山境内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可以说是广东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岭南建筑风格寺庙,被誉为我国的第一千年古刹,每年都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观览。
5.灵光寺
始建年代:唐朝
灵光寺是一座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阴那村阴那山内的佛教寺庙,从古代的时候就非常的有名,许多名人都曾在这座寺庙游览过,而且因为这座寺庙处于山峰之上,周边的环境十分清新。
6.六榕寺
始建年代:宋朝
六榕寺是一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六榕路境内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虽然只有几百年的建成历史,但是因为其艺术风格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而且这座寺庙还有诗人苏东坡的亲笔题名,十分的有意义。
7.弘法寺
始建年代:1983年
弘法寺是一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仙湖植物园内的佛教寺庙,因为是修建在植物园之内的,所以寺庙旁边的风景十分的好看,许多人都喜欢在这里散步踏青和聊天,寺庙的占地面积也比较广泛。
8.大觉禅寺
始建年代:辽重熙二年
大觉禅寺是一座位于广东省的广州市境内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经历过多个朝代的岁月洗礼,使得其寺庙变得更有韵味,寺庙之内有着不同的藏经阁、正室和禅院等建筑,古风味十足。
9.别传寺
始建年代:清朝
别传寺是一座位于广东省仁化县的城南处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建造在丹霞地貌的山峰之上,所以周边的丹霞地质风景使得其寺庙看起来更加美观,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自然风景完美结合的寺庙。
10.六祖寺
始建年代:唐朝
六祖寺是一座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的贞山风景旅游区内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迄今为止有着一千多年的建成历史了,寺庙的面积比较大,建筑面积足足有60万多平方米,香火非常的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