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镶黄旗在什么地方
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端,全旗总面积5172平方公里,辖2个苏木、2个镇、60个嘎查,6个居委会;480个浩特(自然村)。其中新宝拉格镇是旗政府所在地。全旗总人口为31345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9519人,占总人口的62.3%;城镇人口12158人,牧区人口19187人,人口密度为6.1人/平方公里(按5137.27平方公里算),有蒙、汉、回、达斡尔、壮、满等十几个民族。
镶黄旗还有什么旗
正黄旗,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由皇帝亲自统领,是上三旗之一。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正蓝旗,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黄旗 正黄旗
清军入关之前八旗并无上下之分,清军入关之后,镶黄旗的地位高于正黄旗,因为当时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自己保留了镶黄旗,因此在这之后镶黄旗就是皇室成员的代表,而正黄旗为皇室统治。
努尔哈赤作为后金的建立者,八旗制度的创立者,在八旗制度创立之初,努尔哈赤并未将其划分明确是等级,只是规定了八旗中的镶黄旗与正黄旗直接汗王统领,在那时镶黄旗与正黄旗还没有被划分高低之分,但是很多人就会因为名字的原因认为正黄旗才是上三旗中等级最高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努尔哈赤晚年带领清军进入关内时,便将除镶黄旗以外的正黄旗分派给了自己的部下,自此暂时确立镶黄旗成为八旗中的最高等级。
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并建立了大清王朝,成为了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也正是在这之后皇太极收回了努尔哈赤曾经分派出去的正黄旗,但是那是人们的观念中已经明确地认为镶黄旗就是皇族的代表。在皇太极在位期间八旗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排序,只是人们默认镶黄旗是最高等级,直到顺治将八旗重新做了一个排序,以镶黄旗为首正黄旗在镶黄旗之后,正式确立了八旗中镶黄旗的最高地位,而这个排序也一直被后世沿用。
所以在清代镶黄旗的地位比正黄旗要高,我们所知的钮钴禄氏、富察氏、辉发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都是镶黄旗姓氏。
镶黄旗是什么地方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兀颜曰朱。 老姓包括:珠佳氏、吴雅氏、珠格德氏、珠尔齐特氏、朱锡哩氏、珠雅拉氏、珠尔苏氏、珠尔根氏、珠尔奇氏、扎库塔,以及加入满族的朱氏(汉族)等。Jurgen Hala 朱尔根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珠尔根,满语“大义”,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乃金旧姓“阿勒根”,以姓为氏,世居乌拉等地。(金朝著名人物有:金吾卫上将军阿勒根没都鲁,刑部尚书阿勒根彦忠;清朝云骑尉额楞楚。 Jang Hala 朱尔衮氏 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世居不详。 Ju Hala 朱氏 本汉族(尼堪、台尼堪)姓氏,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世居长白山、大凌河。(长白山脚下的,咱满族的发祥地,不过很多地方待考。) Juhiri Hala 朱锡哩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蜚优城,后改汉字姓朱。(蜚优城是东海女真属城,挨海了。)
镶黄旗现在哪里
满族谷姓至少有以下三说:
一、镶黄旗喀尔库氏 现在所知道的满族改谷姓的只有喀尔库氏,而且喀尔库家族也只有一个宗系,没有其他同姓家族。这个家族祖先居住在乌拉部,是乌拉那拉氏的附庸,努尔哈赤灭乌拉部之后,喀尔库氏举族投降努尔哈赤,从此被编入满洲镶黄旗。大约在清朝顺治年间喀尔库氏分支从北京迁回沈阳,今天这个家族后代的分布范围除北京外,主要都在辽宁省。
二、镶红旗彻穆衮氏 丹东满族谷姓,老姓是彻穆衮氏,在镶红旗,祖上出自长白山7道沟,后来移居乌拉部。到努尔哈赤时期被编入八旗,顺治初年进了北京。在康熙二十六年,又从北京调回凤城驻防。其中一支分出去姓沈,其余的姓谷。所以丹东一带满族 沈、谷两姓同宗。 三、女真夹谷-满族关姓-出自望族瓜尔佳氏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加古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夹谷复姓出于金国女真族古老的加古部,后汉化音译为“夹谷”。宋朝时期的宋徽宗赵佶政和五年(金太宗完颜·阿骨打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北方的女真族完颜部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了金国,年号收国,建都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史称金太宗。完颜·阿骨打还为自己起了汉名叫完颜旻。金国政权曾先后迁都于燕京(今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国人中就有许多复姓夹谷氏的族人。早先,“夹谷”是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及松花江下游一带地区的黑龙江女真加古部首领的名称,本义为“居所、楼阁”,以部族名称为姓氏,与女真苏完瓜尔佳部属于同一宗脉。 在明朝末期至清朝时期,夹谷氏即为瓜尔佳氏,满语为Guuwalgiya Hala,成为清朝初期辽东地区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名人辈出、且历史地位十分显赫的一个氏族。 夹谷氏(瓜尔佳氏)宗族在清朝中叶即多改用汉姓为关氏,传说与康乾时期满清政府大力提倡崇尚关帝(关羽)的政治举措密切相关,随即以其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关”为汉化姓氏,世代相传并一直沿用至今,是满族关氏的主源之一
黄旗和镶黄旗是一个地方吗?
康熙皇帝在八旗中属于镶黄旗。因为本身清朝皇帝就是镶黄旗的。
八旗与姓氏没有必然关系,爱新觉罗也是个大家族,其成员分在各旗的都有。所以皇帝本人是在镶黄旗,但皇家的亲属就未必了。比如多尔衮就在正白旗,莽古尔泰在正红旗,豪格在正黄旗。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
后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
皇太极继位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有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镶黄旗有哪些
包衣是满足语,汉语奴隶的意思。镶黄旗是满族上三旗之首。看似地位底下事实上很有地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