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涂李白墓图片
李白的墓没有被挖出来
李白初葬于当涂龙山东麓,后由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将墓迁青山脚下。
李白墓位于当涂县太白乡青山西麓谷家村旁,为唐元和(817年)所修,距今已有近1200年历史。墓用青石砌成,为一座周砌石墙的圆形坟墓,上顶为圆锥状的土堆,墓前竖立一方“唐名贤李太白之墓”青石碑刻,碑铭相传为杜甫手书。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生颠沛流离、屈志蹉跎。他的诗富于夸张比喻,擅长雄浑奇瑰的描写,字句清秀自然,表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被后世誉为“诗仙”。
当涂县采石矶和李白墓
《题李太白墓》
【作者】:梅之焕
【朝代】:元朝
【作品】:《题李太白墓》
【原文】: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出处】: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赏析】:李白墓在青山,而衣冠冢在采石江边。相传李白酒醉狂捉月,落水而死于采石江。许多游人从采石江边李白墓经过时,都喜欢在上头题诗。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李白死后变成采石江边的一堆土,但他虽死,诗名却照耀传诵千古。那些来来往往经过的人,竟也在李白的墓前乱题诗,就好像在鲁班门前卖弄大斧,实在太不自量力了。安徽当涂李白墓之墓道、墓壁上,历代骚客文士题了不少诗,良莠不齐。有好的流传后世,也有借诗仙而自抬身价的“伪劣”之作。明代名士梅之涣见之气愤、反感,也题一诗嘲之。
当涂太白墓图片
马鞍山周边自驾游可以去含山县的宝禅山,此山景致怡人,历史悠久,因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所著的《游宝禅山记》而被后人知晓而传颂……
其东有灵芝山,山上树木参天,古以盛产灵芝得名;中有起云峰,高耸入云,“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碗儿岭,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留连忘返,是马鞍山人就近游玩的极佳胜地……
当涂 李白墓
李祖籍地在东亚的碎叶城,如今是苏联境内。李白是伟大俄浪漫主义诗人。他死在当涂。后来他很出名,也不排除苏联人民也喜欢他,在他出生地给他建一个墓地。来纪念他。
当涂李白墓园
李白墓没有李白遗体。是衣冠墓。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当涂古墓葬
安徽太白墓是李白的墓。太白墓又名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旁,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墓地,于唐元和十二年(817年)迁葬于此。
李白墓占地100亩,分前、中、后三个部分,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盆景园等景点。李白墓完整地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宋碑”则详细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碑林”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
历史沿革:
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当涂县令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与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李白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
1938年,李白墓中的太白祠在战争中遭到炸毁。
1979年,当涂县人民政府重修太白墓。
1982年,李白墓扩建,征用谷家村20多亩良田。
2007年10月,由于太白碑林木结构出现腐烂,部分屋椽断裂,屋面下沉,覆瓦时有脱落,为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李白墓关闭该景点并进行维修。
2008年4月,李白墓太白碑林维修工程结束,清明节前重新对外开放。
当涂 李白
1、李白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在现在甘肃秦安东)。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据《新唐书》记载其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
幼年时期,李白和他的父亲李客迁居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他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其后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但是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够为权贵所容,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
2、李白中年
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的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
3、李白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2岁。
安徽当涂李白墓园图片
青山简介
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 宣城太守谢跳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
青山的文化
李白逝世后,原葬龙山东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 迁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乡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约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 过小石桥 ,入李白墓陵园。园内左侧有“青莲池”,柳依依,绿水泱泱,拱形“化鹤桥”横跨池上,连着“十咏亭”。李白晚年在当涂写过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
当涂县青山公墓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青山脚下,唐朝大诗人李白长眠于此。
李白在当涂去世后,他的好友谷兰馨主动提供自家良田作为李白安葬地。从那时起,谷家人便成了李白墓的守护人,一直延续至今。1985年,18岁的谷常新成为李白墓第49代守墓人。 30多年来,谷常新除了每天负责李白墓园的清扫工作,同时还承担着李白墓园的讲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