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园林盘门留园位置图
苏州以园林闻名天下,很多人都到过拙政园、狮子林、留园这些名声在外的景点。今天要推荐的是在苏州古城区西南隅的盘门景区。 苏州盘门景区拥有久负盛名的瑞光古塔、绝无仅有的水陆城门、享誉海内外的吴门古桥,具有传统古典园林“一池三山”格局的中央庭院及古建精品、水乡风情、山池亭榭、湖光山影为一体,显得雄健、舒张、大气。中国现存唯一的水陆并联城门,是苏州古城的标志之一.有"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之说 主要景点: 水城门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水城门由两重拱式城门和水瓮城贯穿而成。水闸用绞关可随时开闭,这种周到的战备与防洪设计,是古代筑城史上因地制宜的创举。 城墙 ?全长300多米,高5米多。从城垣北侧石板坡道登上城墙,可以看到整个陆门、水门套城的布置和结构全貌。 瓮城 ?瓮者,口小腹大,盘门陆城门两门非轴线同朝向,中间为边长约20米的方形空地,故称瓮城。瓮城四周城墙陡峭,一旦诱敌深入,闸断退路,如同瓮中捉鳖,可获全歼之胜。 吴门桥 ?是苏州市区现存最高的一座古石拱桥。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桥的建成结束了盘门摆渡的历史,故称"新桥",因河面比现在宽阔得多,"新桥"由北岸两座相接的木桥加南岸的石桥组成,当时又称"三桥"。南宋年间,将"三桥"改建成三孔石拱桥,并改名为吴门桥。 瑞光塔 ?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古塔,塔高53.57米。1978年在塔的第三层天宫中发现国家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及嵌螺甸经箱碧纸经书《妙法莲华经》、铜质金涂塔、铜佛像等文物。瑞光塔位于原普济禅院(宋改名为瑞光禅院)内,相传三国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报母恩所建,当时称"报恩塔",是苏州最早的佛塔。 注意事项: 去盘门旅游观光之时,一定要从正门进入,侧门与正门门票价格不一,正门25元,侧门40元,登塔6元。请游客千万注意。 看过园林的秀气之后可选择去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景点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的神往之地。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 典故传说景点: 断梁殿 ?憨憨泉 ?试剑石 ?孙武亭 ?千人石 ?枕石 主要景点: 云岩寺塔 ?入虎丘后,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见著名的虎丘十八景。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云岩寺塔,又名虎丘塔。据记载,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4米,斜度为2.48度,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虎丘剑池 ?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别有洞天”圆洞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据《山志》等书记载,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代万历年间,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钩摹重刻。所以在苏州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谚语。也有人说这句话是指阖闾之墓的秘密。 拥翠山庄 ?拥翠山庄位于虎丘二山门内西侧,总平面呈长方形,占地一亩余,此园依山筑屋, 层造而上,各建筑之间点缀峰石花木,有小园林之胜。 陆羽井 ?山上有一石井,传为唐代陆羽所挖,称为“陆羽井”。陆羽是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他一边研究茶叶,一边著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三泉”。 冷香阁 ??冷香阁位于拥翠山庄北面,是品茶观景的最佳埸所。在其庭中植梅三百株,每逢仲春,红苞绿萼,疏影暗香。阁之上下都是五楹,东、西、南三面环以廊,高爽幽静,别绕清趣。 票价及相关规定: (淡季)40元/位 10月31日至4月15日, (旺季)60元/位 4月16日至10月30日。 自驾游路线: 苏州市区——盘门:市区上干将西路——阊胥路——盘门路——盘门景区 盘门——虎丘:盘门景区——胥江路——阊胥路——三香路——狮山路——虎丘景区 ① 杭州——苏州:沪杭高速——(下九龙山度假区/南湖/南北湖/东湖景区 出口)乍嘉苏高速——(王江泾收费站处)苏嘉杭高速——(下 绕城高速/吴中 出口)苏州绕城高速——(下 石湖/吴江 出口)友新路——西环路高架——干将西路——苏州市区 ② 上海——苏州:京沪高速——沪宁高速——(下 苏州新区 出口)西环路——西环路高架——(下 金门路/干将路 出口)西环路——干将西路——苏州市区 ③ 嘉兴——苏州:申嘉湖高速——(下乍嘉苏高速/苏州出口)乍嘉苏高速——(王江泾收费站处)苏嘉杭高速——(下 绕城高速/吴中 出口)苏州绕城高速——(下 石湖/吴江 出口)友新路——西环路高架——干将西路——苏州市区
苏州园林留园平面图高清
1、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2、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3、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着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留园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4、耦园
耦园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为清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黄石假山是耦园的特色。耦园为全国重点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遗产。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
州耦园坐落在仓街小新桥巷深处,其地僻静,东面是苏州古城墙,现已毁,留一垅土丘,树影婆娑,逶迤北去。城外是长江。耦园三面临河,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西花园有“织帘老屋”、“书楼”、“鹤寿亭”诸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遥相对。苏州耦园之精妙,游者不必亲历细品,亦可得之。
5、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三元坊沧浪亭街3号,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其占地面积1.08公顷,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沧浪亭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之一,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浪亭虽数易其主,但损坏并修复的多为院内的建筑物,而园内的假山和园外的池水大多维持了旧貌,未经损毁。园内的景色多不加雕饰,以自然为美,山水相宜,表现得法,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假山上植以古木。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长廊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同时又可通过长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自然地融为一体,是借景的典范。
6、虎丘
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1961年,国务院将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二山门等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三十六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宋苏东坡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7、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它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使它成为汉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巧妙利用不到十亩面积,设计了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它凝聚了汉族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汉族传统艺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
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汉族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汉民族的无价艺术瑰宝。
8、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寺院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照墙和山门基本是一线相承,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
9、静思园
静思园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近郊,是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江南地区汉族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始建于1993年,占地一百多亩。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历代科学家碑廊、咏石诗廊等景点。
园中建筑沿袭苏州古典园林文脉。奇石馆陈列着大量灵璧石,尤其“庆云峰”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等景点。“庆云峰”高逾九米,重一百三十六吨,创灵璧石基尼斯之最记录。
10、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江苏苏州城中景德路,面积虽为3亩,却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汉族传统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汉族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是汉族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支奇葩,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其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虽由人作,有如天开,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环秀山庄亦因此而驰名,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苏州园林门楼
1、皖派建筑
皖派建筑是中国建筑流派里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国南方民居的代表。最为人熟悉的徽派建筑即为皖派的一支,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皖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优雅了千年的徽派民居,青瓦白墙,砖雕门楼,徽派建筑风格以民居、祠堂和牌坊闻名遐迩,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
2、苏派建筑
苏派建筑是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苏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存在了数千年的苏州园林中,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追求,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曲折蜿蜒,藏而不露,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堪称园林式布局的艺术典范。
3、闽派建筑
闽派建筑,闽,即福建,闽派民居即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其中“土楼”是其最为鲜明的代表,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4、京派建筑
京派建筑是中国北方建筑的典型,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京派建筑的历史地位。京派建筑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在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岁月后,仍是北方文化的无价之宝。中国北方建筑以京派建筑最为典型,而京派建筑里最典型的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它历经700多年演变而来。历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曾有千余条胡同,京城内的民居四合院就散布在条条的胡同里。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民百姓生活、劳作的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5、晋派建筑
晋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气势恢宏的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瓦磨合,城楼细做,六个大院三百多间房屋错落有致,展现出晋商的稳重大气,严谨深沉,晋派只是一个泛称,不仅指山西一带,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中以山西的建筑风格最为成熟,故统称为晋派建筑
苏州园林门廊
中西并有的住宅,意思是指中国和西方建筑风格兼具的住宅。
中国建筑风格相对传统,具有各种庭院,门廊,过道,屋檐等各式风格,有北方四合院风格,有南方苏州园林风格,有客家围楼风格,相对古典和传统。
西方建筑风格相对现代,有英式,法式,德式,意式等各个国家的不同风格,各有特色。
中西并有的住宅就是把中国和西方的建筑风格进行糅合,建造出独一无二的建筑。
苏州园林园门图片大全
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是一处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48号),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
苏州园林盘门留园位置图片大全
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寒山寺,天平山,穹窿山,盘门,虎丘。这些景点都是非常值得去的,而且值得多次去游玩。我自己非常喜欢留园
苏州园林留园图片和简介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其时东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叠山大师周时臣所堆之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今中部池、池西假山下部的黄石叠石,似为当年遗物。
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经修建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园为常州盛康(旭人)购得,缮修加筑,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
30年代以后,留园渐见荒芜。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
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5A级旅游区
苏州留园是什么园林
狮子林 ?Lion Grove Garden 留园 ???Lingering Garden 拙政园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沧浪亭 ?Canglang Pavilion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简介
苏州四大名园,指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苏州四大名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