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台山三塔寺介绍
1、郑板桥在山东当县令时,有一天来了位告状的老先生。原来有户人家年初的时候,请他到家中教书,那年月没有劳动法,也没签用工合同,双方口头讲定一年酬金八吊钱。没想到,到了年底主人不但分文不给,反说老先生胸无点墨,误人子弟。待要和他理论时,竟被乱拳打出,眼见一年白干,衣食无着,无奈之下老先生只得告官。
郑板桥听罢,决定先考考老先生的文才,就指着大堂上悬挂的灯笼出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对的是: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一听二话没说,马上传唤那家主人,责令其加倍付钱,并留老先生在衙中做事,解决他此后的衣食。
2、祝枝山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傲气十足,夸口说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对子。祝枝山问:“谁出?谁对?”“当然是你出,我对喽!”师爷满不在乎地说。祝枝山微微一笑,说出上联: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听:就这个呀,有什么难的?张口对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师爷正催促出个新对子时,祝枝山说 :“还没完,我能加字。”“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继续说: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没想,就说:
五台山上五层台,台……
他说不下去了,总不能说五个 “台”字吧?祝枝山说了句:“‘抬’不动了吧?”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3、唐伯虎的故事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另有《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
“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
五台山有金塔的寺院
五台山
五台山三泉寺位置
在小西沟尽头,三塔寺东北方向,从西沟村北行,前往三泉寺寿宁寺的路上,在路的右手边有一摩崖石刻,上写“青莲根”
五台山二塔寺
水浒传第4回赏析:
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读过《水浒传--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后,我对梁山好汉充满了敬意。他们的性格不同,本领也各不相同,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鲁智深。
因为身上刺着花纹,所以人称“花和尚”鲁智深。因为打死了镇关西,便上五台山当了和尚,因为他喝酒吃肉,犯了规矩,被迫到寺院中看菜园子。我很欣赏他的路见不平,对邪恶的憎恨,而引起了“拳打镇关西”和“大闹桃花村”的事。我还很欣赏他对朋友的仗义,而引起了“大闹野猪林”的事,看见自己的朋友饱受磨难,自己看不过,而拔刀相助,这一点很使人感动。
他的“倒拔垂杨柳”更使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树上有一个乌鸦窝,叫得使人烦心,鲁智深索性把这棵树连根拔起,这样的力气怎不使人佩服呢?
在征方腊之后,因鲁智深不愿去做官,在六合塔寺坐化圆寂。
我想也就是因为有对正义的维护,对朋友的仗义,才使得这108将,同心合力效忠于朝廷,也就是有这种上下一心的感情,才使人更加佩服这108将吧!
虽然奸臣当道,皇帝听了他们的谗言,才使这些梁山好汉一起魂举寥儿洼的。但他们的美名是受人们千古传诵的,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故事。
五台山佛塔寺
中国佛塔的主要类型:a楼阁式(西安大雁塔、苏州虎丘塔、杭州六和塔、泉州开元寺双石塔);b密檐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京天宁寺塔、辽阳白塔);c覆钵式(北京妙应寺白塔、天津蓟县白塔、五台山白塔);d金刚宝座式(内蒙古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中国佛塔:兼容性,大气磅礴;
五台山三塔寺介绍资料
三塔寺位于安徽滁州市全椒县。
相传全椒神山乃东方神话系统中男仙领袖东王公和女仙领袖西王母相会之所,全椒所辖东王乡、西王乡乃东王公和西王母住处的简称。
又传说西王母的侍女许飞琼在全椒植白花两株,一株植在六镇,人皆不识品种,故以许飞琼之名,称之“琼花”。一株植在六镇镇东王山区,为白色牡丹。全椒自此有“六丈琼花”和“东王牡丹”之芳名,这些在明清时的《全椒县志》中可见端倪。
相传当年许飞琼在六丈镇植琼花时,还建有一座巨大的琼花池,因为琼花来自仙家,所以愈发的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到了隋朝,隋炀帝闻讯后移琼花于扬州土祠后,扬州始有琼花。
隋朝灭亡后,全椒乡邑、北宋参知政事张躁在所作《琼花池》中,曾用“此花已去不须嗟,亡国亡家总为他。父老不知前日事,逢人口口道琼花”来慨叹这一段历史的尘埃。
宋以后移植琼花于汴梁(开封)、杭州皆不得活,回植扬州又能复活,坊间说其是有情之物。宋亡元兴的那一年,扬州琼花突然死去。是否这花也有情,而为大宋王朝的灭亡悲伤呢?
今天的扬州琼花乃元至正三十三年,道土金丙瑞,以“聚八仙”(一植物俗名)补种在扬州琼花观,后人称琼花者,实是“聚八仙”,真正的琼花早已没了踪迹。
相传隋炀帝移植琼花的时候,在六镇的琼花池边便建了寺庙,以取天地灵气,只是当时的寺名已不可考,但建寺的时间倒是与历代方志所载建于隋大业(605-618)年间相契合。
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后人在寺前建塔三座,古寺因之更名为“三塔寺”。到了明代洪武年间,因皇子皇孙要去盱眙(古泗州所辖)、凤阳祭拜明祖陵和明皇陵,出南京城渡江后有水相隔,于是拆了三塔,把砖块运到江浦境内修建毛垣桥(位于今天的滁宁公路上),三塔尽毁,古寺元气大伤。直到明天启年间,三塔寺得到重新修缮,时杨宏宇作有《重修三塔寺记》,原存于殿后,惜毁于抗战时期。清代曾经有白衣道人方定国居此,杭州知府、乡贤薛时雨作有《白衣道人行》诗存世,三塔寺更加知名。
现存三塔寺诸建筑,基本上是民国时期僧了明募建的。了明俗姓余,原籍和州,剃度于琅琊山达修僧。民国十五年(1926)前后,主持三塔寺,当时古寺迭经兵燹,断垣残壁,了明四处化缘,招集工匠,建窑烧砖,历时十年,古寺重见新颜。
了明在重修三塔寺时,在二进正殿东首,建了一座大悲楼,雕梁画栋,几净窗明,以供游人休憩。现由主持僧辟为念佛堂,兼作接待各界人士之用。
1944年前后,国民党新桂系军队驻扎在古河,拆庙毁宇建筑碉堡,三塔寺危在旦夕,众僧万分焦急。一天,代理皖东指挥官曹茂宗巡视途经三塔寺,在佛像前停立良久,住持僧了明得知曹信佛教,忙上前施礼,抓住时机,殷勤款待,并一直尾随曹到古河,取得一张“佛教圣寺,严加保护”的告示,张挂寺前,幸免拆毁。
解放前夕,全椒籍民主人士一度利用该寺房地产兴办了“全椒县农业职业初级中学”。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三塔寺毁坏严重,一度被粮站占用,虽然保存了建筑物,但佛像、石刻、部分诗联荡然无存。
1981年6月,全椒县人民政府公布三塔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定为省级重点保护寺观。三塔寺重归宗教部门管理,省民委拨来专款,重新修葺,重塑佛像,从琅琊寺聘请僧觉慧来寺主持,1987年元月对外开放,每年正月十五庙会期间,更是香火不断,人流如织。
三塔寺现存殿宇五进,廊房回曲,古色古香,各殿均有佛像。一进为山门殿,二大金刚守护寺院;二进为天王殿,正面端坐着弥勒佛,背面是韦驮立像,两厢是“护世四天王”威立;三进为大雄宝殿,正中莲花台上端坐着佛祖释迦牟尼,迦叶、阿难两大弟子立于两边。背面是南海观音,龙女和善财童子分列左右。
大殿两边是十八罗汉;四进为地藏殿,供奉着地藏菩萨。五进为三世殿,供奉着三尊佛,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五进后面,新修了一个大殿,亦已封顶。
三塔寺院内曾有古松一株,广十余围,高四、五丈,传有白鹤栖于上,为飓风所毁,伐之有异香。大悲楼前有一小庭院,昔有千年黄杨一株和绝世牡丹百余株。每年花开之时,文人雅士多会于此,唤做“牡丹诗会”,留下颇多风流诗文。
明进士吴国龙《三塔寺》诗云:“偶过萧关息,悠悠爽到秋。鸟为松子下,我以树香留。冗底观松简,嚣余觉寺幽。更欣新再足,恰称小溪流”,清代的薛时雨、吴山尊,近代的王宗沂、鲁光华、张汝舟、刘子善等许多文人都在此留有匾额联语诗书文字。
五台山塔院寺介绍
.1、 ???位置
文殊道场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五台县、代县、繁峙及河北省的阜平县境内。
1.2、 ???范围
四关之内方园500余里为文殊道场。
具《清凉山志》记载:
五台山雄据雁代,磅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陵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蔽。
所谓四关即:
正门(南门)牧护关,位于山西忻州五台县。
西门: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代县。
北门:平型关,位于山西大同灵丘县。
东门:龙泉关,位于河北保定阜平县
五台山三塔寺介绍词
关于住宿,五台山首选的就是住在寺院里面,中台住宿每晚50元,其它是30元;在寺院住宿一般规矩比较多,比如必须在17点之前回到寺院,早上4点起床。
可以住宿的地方有:台怀镇:普化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圆照寺、三塔寺、十方堂、殊像寺、善财洞;
台顶:西台法雷寺、中台演教寺;
台内:七佛寺、白云寺、金阁寺、龙泉寺、南山寺、碧山寺、枫林寺、大宝寺、明月池、竹林寺;
台外:双泉寺、清凉寺、尊胜寺、西明寺、泰和寺、普济寺、碧霞寺、宝峰寺、东岗寺、古佛寺、大宝寺、关帝庙等。
除了寺庙,你还可以住在台怀镇中、大咀站附近的宾馆。如果是自驾游的建议住在镇海寺、龙泉寺、竹林寺、集福寺等周围。
五台山三塔寺介绍视频
趣味对联的故事有很多,例如:
1、郑板桥在山东当县令时,有一天来了位告状的老先生。原来有户人家年初的时候,请他到家中教书,那年月没有劳动法,也没签用工合同,双方口头讲定一年酬金八吊钱。没想到,到了年底主人不但分文不给,反说老先生胸无点墨,误人子弟。待要和他理论时,竟被乱拳打出,眼见一年白干,衣食无着,无奈之下老先生只得告官。
郑板桥听罢,决定先考考老先生的文才,就指着大堂上悬挂的灯笼出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对的是: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一听二话没说,马上传唤那家主人,责令其加倍付钱,并留老先生在衙中做事,解决他此后的衣食。
2、祝枝山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傲气十足,夸口说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对子。祝枝山问:“谁出?谁对?”“当然是你出,我对喽!”师爷满不在乎地说。祝枝山微微一笑,说出上联: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听:就这个呀,有什么难的?张口对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师爷正催促出个新对子时,祝枝山说 :“还没完,我能加字。”“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继续说: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没想,就说:
五台山上五层台,台……
他说不下去了,总不能说五个 “台”字吧?祝枝山说了句:“‘抬’不动了吧?”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3、唐伯虎的故事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另有《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
“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
五台山有塔的寺庙
???宋时,金刚窟有文殊秘宅,窟前有文殊井,窟上有三千眷属围绕的等身文殊像。
???窟旁建太平兴国寺,寺内有文殊阁,万圣阁,金佛阁、五郎祠。文殊阁内供丈六文殊像,上供一万菩萨:万圣阁内供五方佛、四菩萨.金佛阁内有3000金佛。
?????五郎祠内塑抗辽英雄、杨业第五子杨五郎像,还有一根谢荣揽,段思礼造的八十一斤重的中间有一缝隙的铁棍,为五郎打死韩昌时所裂。
???这几座寺庙于明清时屡有修葺。到1956年时,太平兴国寺内还有明正统十年铸的大铁钟一口及康熙五十年重修碑记等物。原有正殿3间,内有一佛十八罗汉和一尊石雕文殊像;东配殿3间,内供关公;西配殿3间,内供五郎。
????而般若寺门前还有“菩萨显圣处”五大字石碑一通。院内有明嘉靖十七年碑记、康熙二十五年碑记,上院正殿五间,内塑横三世佛及木雕文殊、普贤各一尊。
????下院金刚窟上为重檐歇山顶二层楼3间,八角藻井中的离龙甚佳。楼上有高2米、重7000斤的铜质药师佛一尊、四头八臂文殊像一尊,楼下有高1.5米的铜观音,普贤像各一尊及石雕文殊像一尊,并有窟口,内供铜质佛像,其余十余间殿堂楼阁大部残破。
????可惜,蜚声中外的上述二寺一窟在1970年7月被林彪一伙炸毁,兴建了“林彪行宫”,还名之曰:“茅蓬山庄”。现在只留下一座明代的文殊塔了。
????该塔为汉白玉结构,高4米,形似藻瓶,十三级相轮上为宝盖,宝珠构成的塔刹,结实敦厚,古朴苍劲,是一座覆钵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