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订酒店、机票|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首页 好玩见闻旅游资讯出行攻略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肇庆市广宁县竹海大观门票(肇庆广宁竹海大观门票多少?)

关键词:肇庆广宁竹海大观门票多少?发布时间:2023-08-18 12:38责任编辑:蔡小东

肇庆广宁竹海大观门票多少?

七星岩。

鼎湖山。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封开千里画廊。

广宁竹海。

肇庆是国家历史名城。国家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卫生城市。历史悠久。还有很多好玩好看的景点。肇庆欢迎您的光临。

广宁竹海风景区门票价格

个人推荐广州、珠海、肇庆这三个地方。

1.广州。广州不但是千年商都,同时,又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广州具备旅游城市的硬软件:完善的城市枢纽功能、健康成熟的旅游市场、国际化的城市旅游环境等,旅游综合竞争力仅列北京、上海之后,居全国第三、副省级城市第一。

广州四季如春,气候适宜;饮食多元,食在广州声名远扬;住宿酒店、公寓众多,且丰俭由人。广州的人文观景和自然观景,推荐主要景点:广州塔、长隆旅游度假区 、沙面、珠江游、西关、北京路、中山纪念堂、宝墨园、沙湾古镇等。

2.珠海。珠海是一个风光旖旎、气候舒适的滨海城市,号称百岛城市,以整座城市入选四十佳旅游景区,说明其旅游的整体平衡,高尔夫、温泉、海岛是旅游三大特色,主要景点:港珠澳大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及众多海岛,如:庙湾岛、东澳岛、荷包岛、万山岛、外伶仃岛等。

3.肇庆。肇庆是一个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以自然原野风光秀丽著称,主要景点:七星岩、鼎湖山、盘龙峡、“天下第一石”、千层峰、广宁竹海大观、燕岩等。肇庆的文锦鲤鱼很出名。

竹海大观门票价格

广宁县隶属广东省肇庆市,是广东省离珠三角核心区域最近的山区县以及广西、湖南等省陆路来往珠三角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十大景点为:红花油茶主题森林公园、石咀镇森林公园、螺壳山森林公园、古水河风景区、周氏宗祠、竹珍园、敕封指挥庙、宝锭山风景区、竹海森林公园、竹海大观等。l

肇庆竹海风景区

(1)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是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由七星岩和鼎湖山两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0.61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天溪十景、云溪十景、宝鼎园……

(2)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3)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

(4)悦城龙母祖庙座落在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水口,是供奉龙母娘娘的庙宇。龙母姓温,秦时人,自小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助,人称神女。传说一天,温氏在西江边濯洗时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能为温氏捕鱼。长大后五物竟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他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此建庙,名曰“孝通庙”,后改为“龙母祖庙”。

(5)封开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封开县东部、贺江以东大部分地区,由北部的西山、狼岭山,东部的党山、七星岩山,南部的黄岗山、丰寿山、麒麟山及贺江围限起来,面积约132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17平方公里。它是岭南古文明重要发祥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目前园内已建立了大斑石景区、龙山景区、千层峰景区、黑石顶生态旅游区。

(6)龙山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广东小桂林”美誉,占地面积129.3公顷。景区内有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山水映辉所衬托出的一片片迷人景色;有独一无二,鬼斧神工所雕的石灰石溶岩神奇景观;还有多种或轻松写意或紧张刺激的旅游运动,进入景区会使你有如回归大自然的怀抱,重拾清新、梦幻、生动的感觉。

(7)德庆学宫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宫是用于供奉圣贤孔子和小孩读书的地方,大成殿是学官的主体建筑,面宽、进深各五开间,殿顶为重檐歇灰瓦顶,四柱不到殿顶,其建筑艺术国内首创。整座建筑融宋元时代风格与岭南地方特色于一体,为我国宋元木构建筑珍品,是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木结构建筑。

(8)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位于全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广东肇庆市广宁县,是全中国最大的竹海,面积达104万亩。景区占地面积8.13平方公里,空气负离子达9.8万个/立方厘米,竹子制氧量是常绿阔叶林的1.5倍,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新鲜纯氧,堪称南中国最大的氧吧之一。

(9)盘龙峡原始生态旅游区内峡谷漫长,罕见的瀑布群共有大大小小100多个,是首个得到广东省旅游局认可有10级以上瀑布群的旅游区,被誉为“亚洲罕见、广东第一”瀑布群。

?2005年获中国最高权威旅游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广东最美丽的地方”。盘龙峡景区是一个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龙文化与传说的圣境。景区内古木葱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椤遍布其间,是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拍摄基地。峡谷空气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12.5亿个,是南中国最大的天然大氧库。

?有“中国勇士第一漂”之称的盘龙峡漂流,于2002年在全国首创冬季漂流,成为国内唯一可以开展四季漂流活动的景区,在广东省内众多的漂流景区当中一枝独秀,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盘龙峡内,由近100个大小瀑布汇集而成分东西两部分。东侧瀑布群密集,最壮观处在不到200米的距离就有四五个落差达60多米的瀑布。盘龙峡腾龙瀑布位于西瀑布群,落差达90多米,其雄伟可见一斑。

?整个瀑布群落差近300多米,水流长达5.3公里,形成范围100多公顷的瀑布群。盘龙峡瀑布不仅瀑布密集,水量大,而且整体感好,立体观强。在盘龙峡可畅游奇峰怪石之仙境,耳闻如狮声吼,看飞瀑激起千堆雪。有三大天然瀑景不可不玩。沿着盘龙峡瀑布群下山,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那片紫色的海洋在拐角处的出现,在山麓处终于发现了深紫色的田野。这种原产地中海地区的“香水植物”有着馥郁的紫色小花,成株时可高达1米,覆盖着星形细毛的花朵形如小麦穗。每当轻风吹过,一整片的薰衣草田宛如深紫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上下起伏,非常美丽。

(10)六祖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历史。于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时,六祖寺的建筑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墙杉木瓦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分别由大门、前殿、后殿及左右辅以的厢房、廊庑及小巷构成一体。寺庙四面环山,山势峻俏,景色宜人。与六祖寺相邻的山间,还有“六祖池”、“佛堂顶”、“仙人路”、“烂布衣”等与六祖当年行迹有关的地名和山名。六祖寺自唐代建成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前往参拜。逢年过节,寺门香客如鲫,香火甚为鼎盛。参拜者除本地信众外,珠江三角洲一带亦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参拜。

肇庆竹林大观

广东肇庆广宁拥有超过108万亩竹林,近些年由于对竹产品需求量下降,大部分竹林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管理,而广宁青皮竹由于其生长特殊性,需要定期轮伐才能生长茂盛,许多山区竹林都已经荒置。

青皮竹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无塑地球采用“承包、销售、深加工、运营”的可循环经济模式,让种植的竹子原材料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增强区域竹林固碳量。

肇庆广宁紫竹观

1、片月高高挂天汉,千秋照应妾心明。——出自清·紫静仪《长信宫》

2、洞腹逃禅事,千秋名自今。——出自清·刘城《哭戴敬夫》

3、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出自唐·李峤《橘》

4、看献千秋乐,千秋乐未央。——出自唐·广宣《早秋降诞日献寿二首应制》

5、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出自北宋·王安石《望夫石》

6、登临意惘然,千秋一拭泪。——出自南宋·文天祥《至燕城第九十六》

7、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出自唐·刘威《七夕》

8、一旦先朝菌,千秋掩夜台。——出自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五首》

9、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出自唐·李峤《汾阴行》

10、一片凫鹥水,千秋辇毂尘。——出自唐·张乔《曲江春》

11、高兴寄日月,千秋伴乌蟾。——出自北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12、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出自唐·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13、但祝时平边塞静,千秋万岁未渠央。——出自清·王国维《颐和园词》

14、只影飘零天一涯,千秋摇落欲何之。——出自南宋·文天祥《早秋》

15、荦荦汉守孙,千秋起相望。——出自北宋·王安石《送文学士倅邛州》

16、一夕南楼去,千秋东省空。——出自南宋·陆游《王成之给事挽歌辞》

17、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出自唐·刘禹锡《蜀先主庙》

18、井命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出自清·乾隆《题史可法像》

19、儒者陵夷此道穷,千秋止有一扬雄。——出自北宋·王安石《扬子二首》

20、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出自唐·卢纶《王评事驸马花烛诗》

21、一日辞秦镜,千秋别汉宫。——出自唐·司空曙《故郭婉仪挽歌》

22、太子奔城父,千秋忆奋扬。——出自元·杨维桢《放麑词》

23、一息尚存犹道路,千秋所恃在江湖。——出自清·万寿祺《访韩圣秋于乌龙潭,韩时将远去》

24、端有真富贵,千秋万年後。——出自北宋·黄庭坚《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25、一自白云去,千秋坛月明。——出自唐·张乔《书梅福殿壁二首》

26、十日得尸色不变,千秋祀庙吴人建。——出自清·张维屏《三将军歌并序》

27、谁贡和亲策,千秋污简编。——出自唐·李中《王昭君》

28、共此欢娱事,千秋乐未央。——出自唐·李适《麟德殿宴百僚》

29、养得禄儿倾四海,千秋更有一伶玄。——出自北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30、忽见邯郸道,千秋万岁哀。——出自元·杨维桢《邯郸道》

31、愿奉南山寿,千秋长若斯。——出自唐·魏元忠《银潢宫侍宴应制》

32、十里嵩峰近,千秋颍水清。——出自唐·皇甫冉《上礼部杨侍郎》

33、四望车中心未释,千秋亭下赋初成。——出自唐·刘禹锡《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34、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出自唐·李白《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35、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出自唐·刘夷道《伤死奴》

36、愧生黄金地,千秋为师绿。——出自唐·陈陶《题僧院紫竹》

37、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出自唐·宋之问《铜雀台》

38、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出自宋·陈与义《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39、五月经行处,千秋桧柏阴。——出自唐·齐己《荆门夏日寄洞山节公》

40、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余。——出自北宋·王安石《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一顾林亭》

41、四海久非刘社稷,千秋犹有汉精灵。——出自元·傅若金《沛公亭》

42、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出自唐·潘佑《送许处士坚往茅山》

43、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出自唐·袁朗《秋日应诏》

44、神战异人间,千秋为儵忽。——出自北宋·王安石《跃马泉》

45、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出自北宋·王安石《元丰行示德逢》

46、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出自唐·周朴《升山寺》

47、万古为幽镇,千秋溯舜封。——出自清·乾隆《过广宁望医巫闾山恭依皇祖圣祖仁皇帝元韵》

48、事去见前心,千秋渭水绿。——出自唐·何儒亮《亚父碎玉斗》

49、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出自清·顾炎武《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50、黄鹄呼子安,千秋未可期。——出自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51、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出自唐·吕温《嘲柳州柳子厚》

52、金头玉颈高千尺,千秋万岁逢玉食。——出自元·杨维桢《白翎鹊辞》

53、说与长风休送上,千秋留与往来看。——出自宋·白玉蟾《月岩》

54、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出自唐·徐夤《开元即事》

55、城中贤府主,千秋万岁名。——出自南宋·文天祥《李安抚芾第四十八》

56、多积黄金买刑戮,千秋成得绿珠名。——出自唐·李咸用《金谷园》

57、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出自唐·李白《西施》

58、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出自唐·王贞白《商山》

59、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出自唐·童翰卿《昆明池织女石》

60、学羿居然有羿风,千秋何可议逢蒙。——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89》

61、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出自唐·张谓《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62、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总刘歆。——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57》

63、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出自清·乾隆《登舟》

64、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出自唐·刘希夷《公子行》

65、楼上秦时镜,千秋独有名。——出自唐·张佐《秦镜》

66、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出自唐·卢象《寒食》

67、屏幕津楼斜蘸水,千秋春院闲吹絮。——出自清·陈维崧《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68、咫尺时不来,千秋鼎湖泪。——出自唐·陈陶《赠江西周大夫》

69、一日凤鸟去,千秋梁木摧。——出自北宋·王安石《题雱祠堂》

70、独挂延陵剑,千秋在古坟。——出自唐·李白《宣城哭蒋征君华》

“千秋”结尾的诗句

1、满月佳时近重九,生朝令节踵千秋。——出自宋·无名氏《瑞鹧鸪》

2、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出自唐·王昌龄《万岁楼》

3、借问乾封何所乐,人皆寿命得千秋。——出自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四首》

4、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出自唐·王建《楼前》

5、空山渟千秋,不出呜咽声。——出自北宋·王安石《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二寒穴》

6、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出自唐·李白《酬谈少府》

7、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出自北宋·黄庭坚《慈竹》

8、道人谪世三千秋,手把一枝青玉虬。——出自元·杨维桢《五湖游》

9、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出自两汉·甄宓《塘上行》

10、菊樽过九日,凤历肇千秋。——出自唐·王涯《九月九日勤政楼下观百僚献寿》

11、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出自宋·利登《水调歌头》

12、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出自唐·罗隐《秦望山僧院》

13、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出自北宋·黄庭坚《观化十五首》

14、个人生死何足论,岂能遗恨在千秋!——出自近代·余文涵《铁窗明月有感》

15、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出自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

16、少年薄录睨千秋,过目云烟浩不收。——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72》

17、华屋坐来能几日,夜台归去便千秋。——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见寄》

18、飞扬意气亘千秋,终不能埋三尺土。——出自清·乾隆《祖逊墓》

19、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0、寂寞荒坟近渔浦,野松孤月即千秋。——出自唐·李嘉祐《伤歙州陈二使君》

21、雨露饱所滋,凌云亦千秋。——出自北宋·王安石《日出堂上饮》

22、归思若随文字在,路傍空为感千秋。——出自唐·李缟《和三乡诗》

23、李杜光芒齐万丈,乾坤血泪共千秋。——出自现代·老舍《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24、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出自唐·岑参《骊姬墓下作》

25、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出自唐·薛能《升平词十首》

26、菊尊开九日,凤历启千秋。——出自唐·沈亚之《劝政楼下观百官献寿》

27、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出自唐·张祜《千秋乐》

28、汉皇勤远略,晚节相千秋。——出自北宋·黄庭坚《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

29、嵩山高万尺,洛水流千秋。——出自唐·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30、结绮临春草一丘,尚残宫井戒千秋。——出自北宋·王安石《辱井》

31、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出自唐·白居易《玉水记方流》

32、星垣松殿几千秋,往往笙歌下天半。——出自唐·护国《题醴陵玉仙观歌》

33、岁岁蟠桃会,椿算八千秋。——出自宋·郑元秀《水调歌头》

34、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出自宋·苏轼《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35、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出自唐·戴叔伦《京口怀古》

36、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出自唐·韩愈《双鸟诗》

37、鸾凤影沈归万古,歌钟声断梦千秋。——出自唐·无名氏《骊山感怀》

38、空馀掌纶地,传庆百千秋。——出自唐·孙逖《故右丞相赠太师燕文贞公挽词二首》

39、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出自李白《古风》

40、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出自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五首》

41、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出自两汉·佚名《别诗三首》

42、杜宇啼残故国愁,虚名况敢望千秋。——出自近代·弘一《感时》

43、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出自明·朱元璋《庐山诗》

44、辟邪将献寿,兹日奉千秋。——出自唐·刘宪《奉和九月九日圣制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45、千载空祠云海头,夫差亡国已千秋。——出自唐·徐凝《题伍员庙》

46、终以不才名四海,果然无祸阅千秋。——出自北宋·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灵椿台》

47、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出自唐·韩愈《双鸟诗》

48、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出自近代·恽代英《狱中诗》

49、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出自近代·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50、风流俎豆自千秋,松风菊露梅花雪。——出自明·张明弼《六贤祠》

51、添却征人无限泪,怪来呜咽已千秋。——出自北宋·王安石《陇东西二首》

52、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出自宋·苏轼《送蹇道士归庐山》

53、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无意照千秋。——出自清·乾隆《题宋院本金陵图》

54、曳杖太湖曲,笑傲八千秋。——出自宋·卢炳《水调歌头》

55、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出自唐·刘长卿《经漂母墓》

56、争走金车叱鞅牛,笑声唯是说千秋。——出自唐·张祜《容儿钵头》

57、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出自南宋·陆游《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千秋”在中间的诗句

1、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出自唐·白居易《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2、千秋许我留真气,百事催人到夕阳。——出自清·张问陶《观我四首 死》

3、只将名字为公祝,便合千秋佐玉皇。——出自宋·张抡《鹧鸪天》

4、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出自唐·杜甫《千秋节有感二首》

5、千秋御节在八月,会同万国朝华夷。——出自唐·郑嵎《津阳门诗》

6、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出自唐·戎昱《八月十五日》

7、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出自唐·杜牧《过勤政楼》

8、千秋形胜因循览,万古兴亡取次觇。——出自清·乾隆《望长城作》

9、堂扃洞里千秋燕,厨盖岩根数斗泉。——出自唐·皮日休《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

10、扬讫千秋事,如君信可师。——出自近代·柳亚子《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11、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出自唐·张濯《题舜庙》

12、天教来辅长生帝,宝殿千秋侍赭袍。——出自宋·李朝卿《鹧鸪天》

13、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出自唐·王维《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即事》

14、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出自杜牧《过勤政楼》

15、千秋有管葛,看镜汗吾颜。——出自南宋·陆游《昼卧》

16、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出自唐·周朴《望中怀古》

17、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出自南宋·陆游《哀郢》

18、我从宅壁低徊听,丝竹千秋尚绕梁。——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84》

19、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04》

20、千秋题作字,长寿带为名。——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赐王公千秋镜应制》

21、千秋空树影,犹似覆长禅。——出自唐·齐己《题玉泉寺大师影堂》

22、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23、想君魂魄千秋後,却悔初无二顷田。——出自北宋·王安石《苏秦》

24、欲将何物献寿酒,天上千秋桂一枝。——出自北宋·黄庭坚《酌姨母崇德君寿酒》

25、千秋一拭泪,梦觉有微馨。——出自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26、独言五日归,未道千秋去。——出自唐·储光羲《陆著作挽歌》

27、金钗斜戴宜春胜,万岁千秋绕鬓红。——出自唐·和凝《宫词百首》

28、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出自唐·崔涯《别妻》

29、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出自近代·弘一《赠津中同人》

30、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出自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四首》

31、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人发冢人。——出自宋·王安石《愍儒坑》

32、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出自宋·张孝祥《鹧鸪天》

33、愤血千秋碧,操心一寸丹。——出自清·冷士嵋《哭子晋兄》

34、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出自唐·李隆基《千秋节宴》

35、昔提一杖行天下,今对千秋发浩歌。——出自现代·于右任《生日诗》

36、千秋不相见,悟定是吾身。——出自唐·丘丹《萧山祗园寺》

37、歌吹千秋节,楼台八月凉。——出自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

38、穿花蹴踏千秋索,挑菜嬉游二月晴。——出自北宋·黄庭坚《次韵元礼春怀十首》

39、劝君须尽眼中欢,绿酒十分千秋寿。——出自宋·李朝卿《玉楼春》

40、千秋定军垒,岌嶪遥相望。——出自南宋·朱熹《拜张魏公墓下》

41、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出自宋·王安石《读史》

42、千秋垂绿发,每恨不同时。——出自北宋·黄庭坚《和孙公善李仲同金樱饵唱酬二首》

43、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出自唐·李白《侠客行》

44、千秋观里逢新燕,九里山前听午鸡。——出自南宋·陆游《春游》

45、千秋青冢骨,留怨在胡琴。——出自唐·李咸用《昭君》

46、千秋沧海南,名系朱鸟影。——出自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47、请君酌此西湖水,万岁千秋佐天子。——出自宋·敖陶孙《代人寿度支郎中李嘉言》

48、千秋锺梵已变响,十亩桑竹空成阴。——出自北宋·王安石《光宅寺》

49、千秋汾晋间,事与云水白。——出自唐·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50、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出自清·吴伟业《清凉山赞佛寺》

51、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出自北宋·黄庭坚《岁寒知松柏》

52、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出自唐·孟浩然《示孟郊》

53、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出自唐·王昌龄《殿前曲二首》

54、八龙三虎森如也,万古千秋瑞圣唐。——出自唐·贯休《少监三首》

55、文翁石室有仪形,庠序千秋播德馨。——出自唐·裴铏《题文翁石室》

56、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出自北宋·王安石《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57、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出自唐·上官仪《奉和颍川公秋夜》

58、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出自唐·李洞《闻杜鹃》

59、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出自清·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60、千秋陇东月,长照西州堞。——出自北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61、探支十日新阳福,来献千秋古佛身。——出自宋·邹应博《鹧鸪天》

62、解衣推食寻常事,各有千秋志愿赊。——出自近代·柳亚子《怀人诗十章 朱少屏》

63、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出自唐·李隆基《千秋节赐群臣镜》

64、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出自南宋·文天祥《七月十三夜用灯牌字韵凑成一诗与诸宾一笑》

65、此事千秋无我席,毅然一炬为归安。——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60》

66、玉钩斜畔隋家塚,一样千秋冷夕曛。——出自近代·弘一《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

67、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出自近代·王国维《读史二十首(十二)》

68、岂惟后学得所师?万世千秋垂不朽。——出自元·王冕《题申屠子迪篆刻卷》

69、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出自唐·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

70、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出自唐·汪遵《斑竹祠》

71、扬扢千秋儒者事,汉官仪后一书成。——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64》

72、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出自唐·沈佺期《邙山》

73、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出自宋·梅尧臣《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74、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出自唐·刘长卿《王昭君歌》

75、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出自唐·舒元舆《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76、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出自唐·吴融《过渑池书事》

77、石交千秋期,程婴报杵臼。——出自北宋·黄庭坚《赠希孝》

78、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出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79、千秋谷门外,明月照西园。——出自唐·张说《惠文太子挽歌二首》

80、千秋并万岁,空使咏歌伤。——出自唐·王绩《过汉故城》

81、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出自唐·罗隐《送梅处士归宁国》

82、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出自唐·齐己《过鹿门作》

83、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出自唐·杜甫《越王楼歌》

84、千秋心未已,一日事何如?——出自清·周容《早起》

85、楼飞四面开屏障,神聚千秋作主宾。——出自清·乾隆《阅古楼》

86、慈悲愿力随缘现,留与千秋润太平。——出自戴伟贤《观佛灯有感》

87、升坛九城陌,端拱千秋年。——出自唐·刘希夷《谒汉世祖庙》

88、千秋杨子窆,投弃同江鱼。——出自元·杨维桢《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九》

89、可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出自唐·刘长卿《相和歌辞·王昭君》

90、好在千秋冯观主,修廊一见眼偏明。——出自南宋·陆游《龙瑞》

91、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9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出自唐·杜甫《绝句》

93、开元九年燕公说,奉诏听置千秋节。——出自唐·顾况《八月五日歌》

94、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出自清·吴雯《明妃》

95、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出自唐·杜牧《西江怀古》

96、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出自宋·程俱《夜半闻横管》

97、醉捧句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出自元·范梈《王氏能远楼》

98、方庆千秋开宝运,又今六日生名世。——出自宋·无名氏《满江红》

99、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出自唐·杜甫《诸将五首》

100、虽然寂寞千秋魄,犹是韩侯旧主人。——出自唐·罗隐《漂母冢》

101、树列千秋胜,楼悬七夕针。——出自唐·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

102、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出自北宋·王安石《拒霜花》

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门票几钱

广宁竹海是广东乃至中国面积最大的竹林之一,它位于肇庆广宁,因为竹子制氧量是常绿阔叶林的1.5倍,因此广宁“竹海大观”景区也堪称南中国最大的氧吧之一。

竹子能源源不断,给四周环境输送大量的新鲜纯氧,所以走进竹海景区徒步后,游客却不会感觉疲累,原因就是如此。

景区是在绥江边上的,从在船上,远观山林里面的竹海,翠竹绵延浩如烟海,风吹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构成一幅气势雄伟,景色奇特的天然竹林景观。

肇庆市广宁县竹海大观

441204是广东省肇庆市的身份证。

肇庆背靠祖国大西南,是东南沿海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肇庆城区的七星岩,素有“岭南第一奇观”的美誉;鼎湖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沿西江、绥江溯江而上,盘龙峡、“天下第一石”、千层峰、广宁竹海大观、燕岩等景点次递展开,构成了千里旅游走廊的绚丽画卷。

旅游资讯推荐

油菜旅游网——美好的风景等你去发现。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864@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6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ycdyx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