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陵兰岛地理位置经纬度
经纬度位置:北纬66.5到南纬66.5,西经100(墨西哥湾)到东经40(黑海)。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大部分在西半球,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沟通。
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20%,原面积8221.7万平方千米,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9219米。
属海和海湾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地中海、黑海、里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哈得孙湾、巴芬湾、圣劳伦斯湾、威德尔海、马尾藻海等。
岛屿和群岛包括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
格陵兰岛经纬度多少
格陵兰在地理纬度上属于高纬度,它最北端莫里斯·杰塞普角位于83°39′N,而最南端的法韦尔角则位于59°46′N,南北长度约为2600千米,相当于欧洲大陆北端至中欧的距离。最东端的东北角位于11°39′W,而西端亚历山大角则位于73°08′W。那里气候严寒,冰雪茫茫,中部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47度,绝对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70度。
岛屿概况
格陵兰岛地图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全岛面积为216.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比西欧加上中欧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格陵兰次大陆。
格陵兰岛既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约83.7%)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或称冰盖)的面积达181.3万平方千米,其冰层平均厚度达到2300米,与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差不多。格陵兰岛所含有的冰雪总量为30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淡水总量的5.4%。如果格陵兰岛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而如果南极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就会上升66米。
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2,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千米,最宽处约有1290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丹麦属地,首府努克,又名戈特霍布,人口约57100(2005年)。
其实,这个岛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充满着春意。格陵兰在地理纬度上属于高纬度,它最北端莫里斯·杰塞普角位于83°39'N,而最南端的法韦尔角则位于59°46'N,南北长度约为2600千米,相当于欧洲大陆北端至中欧的距离。最东端的东北角位于11°39'W,而西端亚历山大角则位于73°08'W。气候严寒,冰雪茫茫。
格陵兰岛无冰地区的面积为341700㎞2,但其中北海岸和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是人迹罕至的严寒荒原。有人居住的区域约为15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南部地区。该岛南北纵深辽阔,地区间气候存在重大差异,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出现极地特有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居民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因纽特(爱斯基摩)人占多数。西海岸有世界最大的峡湾,切入内陆322千米。包括其首府戈特霍布在内的大部分居民点都分布于此,首府约有1.2万人。全岛2/3在北极圈以北,气候凛冽,仅西南部无永冻层。格陵兰岛约4/5的土地为冰所覆盖,中部最厚达3411米,平均厚度接近1500米,为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巨大大陆冰川。
格陵兰岛 地理位置
格陵兰岛的面积2166086km2 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丹麦语:Gr?nland,格陵兰语:Kalaallit Nunaat)世界最大岛屿,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
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千米,最宽处约有1290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丹麦属地,首府努克,又名戈特霍布,全岛终年严寒,是典型的寒带气候,沿海地区夏季气温可达零度以上,内陆部分则终年冰冻。地理环境 岛屿形成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日前研究发现格陵兰岛形成于38亿年前,其前身是海底大陆,由于大陆板块碰撞而形成,这一发现使得格陵兰岛一下子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岛屿。科学家们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表明地球大陆的板块运动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早许多,格陵兰岛就是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碰撞而形成的。科学家们是在对在格陵兰岛发现了一些远古的岩石化石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们表示,这些远古的岩石化石隐藏在格陵兰岛的地下,它们的排列就象是一个整齐的堤坝。通过对这些岩石的分析研究,科学家们证实格陵兰岛的来历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它可能是地壳版块(板块)运动的结果,而形成的过程却是相当漫长而且复杂的。科学家们称,在格陵兰岛发现的这些远古岩石化石只有在大陆版块的运动中由于碰撞才能生产,这就是科学家们所说的蛇纹石。蛇纹石的是两个大陆版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从这一点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块海底大陆。气候 格陵兰属阴冷的极地气候,仅西南部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略微提高。该岛冰冷的内地上空有一层持久不变的冷空气,冷空气上方常有低压气团自西向东移动,致使天气瞬息多变,时而阳光普照,时而风雪漫天。冬季(1月)平均气温南部为零下6℃,北部为零下35℃。夏季(7月)西南沿岸平均气温为7℃,最北部夏季平均气温为3.6℃。其中最冷的中部高原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温度可达零下43℃,绝对最低温度达到零下70℃,是地球上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个“寒极”。年平均降水量从南部的1900毫米递减到北部的约50毫米。格陵兰岛气候严寒,冰雪茫茫,根据科学工作者的测量,全岛冰的总容积达2600万亿立方米,假如这些冰全部融化的话,地球的所有海面就会升高6.5米。格陵兰岛全靠厚厚的冰层,才使它能高高地突起于海平面上。如果把冰层去掉,格陵兰岛就不会有那样高耸的气派,而只能像一只椭圆形的盘子,固定在海面上罢了。经济发展 格陵兰岛在20世纪90年代经受了经济紧缩,但1993年以来,经济开始复苏。格陵兰的经济基础为渔业和采矿业。海豹狩猎业曾经是经济的主要支柱,20世纪初急遽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渔业、罐头业,和鳕、明虾及其他海产品的冷冻业。农业分布在南部的无冰地区,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境的1%。农作物只有干草和蔬菜。大部分无冰地区是饲养绵羊和驯鹿的牧场,藉以获取肉、羊毛和乳。狩猎在北部地区仍很重要,捕捉海豹、狐和北极熊,以获取肉和毛皮。鱼类和贝类除供应国内需求外,还大宗出口。锌和铅是主要的矿产。主要的工业制品有冻鱼、鱼罐头、鱼干、熏鱼,汰选过的精矿。主要的贸易伙伴为丹麦、挪威、德国和美国。该岛受丹麦的财经援助。
格陵兰岛经纬度范围
不是热带。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达2 175 600平方公里,但大约84%都由冰雪覆盖。假若岛上所有冰雪都溶化的话,全岛的外貌就好像一个浮在海上的巨型甜圈饼。格陵兰(英文:Greenland)这个名称的意思为“绿色的土地”,在丹麦王国下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全境大部分处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隔海峡与加拿大与冰岛两国相望。
格陵兰的经纬度
1.热带雨林气候大多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
2.热带草原气候大多分布在南北纬10-20度,大陆西岸
3.热带沙漠气候大多分布在南北纬20-30度,大陆西岸
4.地中海气候气候大多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5.温带海洋性气候大多分布在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6.热带季风气候大多分布在南北纬15-25度,大陆东岸
7.亚热带季风气候大多分布在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
8.温带季风气候大多分布在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大多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内部
10.苔原气候主要在在北冰洋沿岸;
11. 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12.高山高原气候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地区
格陵兰岛地势
格陵兰南北长约2,670公里(1,660哩),东西最宽处逾1,050公里(650哩)。2/3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最北端距北极不到800公里(500哩)。格陵兰北距加拿大的埃尔斯米尔(Ellesmere)岛仅26公里(16哩)。最近的欧洲国家是冰岛,位於格陵兰东南方,隔320公里(200哩)宽的丹麦海峡与格陵兰相望。格陵兰的海岸线非常曲折,长达39,330公里(24,430哩),大约相当於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
该岛以水下不到180公尺(600呎)的海脊与北美大陆实地相连。地质结构为加拿大地盾的延伸。该地盾是加拿大北部地势崎岖的高原,由坚硬的前寒武纪岩石构成。格陵兰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是它广大厚实的冰原,其规模之大仅次於南极洲,平均厚度1,500公尺(5,000呎),最厚处约3,000公尺(10,000呎),面积1,813,000平方公里(700,000平方哩)馀,几乎占格陵兰全部面积的85%。光秃的冰原上风雪肆虐,层层积雪挤压成冰,不断向外缘冰川移动。雅各布港(Jakobshavn)冰川常常一天移动30公尺(100呎),为世界上移动最快的冰川之一。无冰地分布在沿海地区,大部分是高原。山脉与岛的东西两岸平行,东南的贡比约恩斯山(Gunnbjorns Fjeld)高3,700公尺(12,139呎)。尽管有这些高原,大部分格陵兰冰原的岩底实际上相当或略低於海平面。
长而深的峡湾伸入格陵兰东西两岸腹地,形成复杂的海湾系统;人烟虽然稀少,景色却极为壮观。在沿海岸的许多地方,冰体迳直向海面移动;冰川断裂,滑入水中形成大块冰山。
格陵兰属阴冷的极地气候,仅西南部受湾流影响气温略微提高。该岛冰冷的内地上空有一层持久不变的冷空气,冷空气上方常有低压气团自西向东移动,致使天气瞬息多变,时而阳光普照,时而风雪漫天。冬季(1月)平均气温南部为-6℃(21℉),北部为-35℃(-31℉)。西南沿岸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7℃(45℉)。最北部夏季平均气温为3.6℃(39℉)。年平均降水量从南部的1,900公釐(75吋)递减到北部的约50公釐(2吋)。
格陵兰的植被以苔原植物为主,包括苔草、羊胡子草和地衣。有限的无冰地区除了一些矮小的桦树、柳树和桤树丛勉强存活外,其他树木几乎不见生存。岛上可见7种陆地哺乳动物︰北极熊、麝牛、驯鹿、北极狐、雪兔、貂和旅鼠。四周的水域中有海豹和鲸,它们过去是格陵兰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主要咸水鱼有鱈、鲑、比目鱼和大比目鱼,河流中则有鲑和鱒。
格陵兰的铅、锌和冰晶石等矿藏具有经济价值。1970年代勘探出的铀、铜和钼矿前景看好,1989年又发现了特大型金矿,但气候和生态方面的顾虑严重地限制了矿产资源的开采。
格陵兰岛气候分布图
1、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属于北美洲,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从四大洋角度来看,南北两侧分别是大西洋和北冰洋,往东隔格陵兰海和挪威海与欧洲相望。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东临海湾及阿曼湾,西傍红海,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西北界叙利亚沙漠,北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面积32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2、所处的气候不一样。
阿拉伯半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西部高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东南部沿海地区有部分高地属于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林草原气候)。其他广大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普遍酷热干燥,四季气候及昼夜温差显著,夏季白天最高气温达60℃左右,烈日炎炎,热浪滚滚,酷热难忍。
格陵兰岛的纬度太高,格陵兰岛的纬度为北纬60°至北纬83°之间,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属于北寒带,气候属于极地气候,岛屿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冰盖,是地球上除了南极洲以外,大陆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区。
格陵兰岛最北端纬度
格陵兰的植被以苔原植物为主,包括苔草、羊胡子草和地衣。有限的无冰地区除了一些矮小的桦树、柳树和桤树丛勉强存活外,其他树木几乎不见生存。
格陵兰南北长约2670千米,东西最宽处逾1050千米,约3/4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最北端距北极不到800千米。格陵兰北距加拿大的埃尔斯米尔(Ellesmele)岛仅26千米。最近的欧洲国家是冰岛,位于格陵兰东南方,隔320千米宽的丹麦海峡与格陵兰相望。格陵兰的海岸线非常曲折,长达39330千米,大约相当于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该岛以水下不到180米的海脊与北美大陆实地相连。
格陵兰岛的纬度位置
全长39330公里
格陵兰,面积2,166,086平方公里(836,330平方哩),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公里,最宽处约有1290公里。海岸线全长三万五千多公里。丹麦属地。首府努克(Nuuk,又名戈特霍布〔Godthab〕)。
其实,这个岛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充满着春意。格陵兰在地理纬度上属于高纬度,它最北端莫里斯·杰塞普角位于83°39'N,而最南端的法韦尔角则位于59°46'N,南北长度约为2600千米,相当于欧洲大陆北端至中欧的距离。最东端的东北角位于11°39'W,而西端亚历山大角则位于73°08'W。那里气候严寒,冰雪茫茫,中部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47度,绝对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7
格陵兰岛地理图
格陵兰岛南北纵深辽阔,地区间气候存在重大差异,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出现极地特有的极昼和极夜现象。越接近高纬度,一年中的极昼和极夜就越长。
每到冬季,便有持续数个月的极夜,格陵兰上空隅尔会出现色彩绚丽的北极光,它时而如五彩缤纷的焰火喷射天空,时而如手执彩绸的仙女翩翩起舞,给格陵兰的夜空带来一派生气。而在夏季,则终日头顶艳阳,格陵兰成为日不落岛。
格陵兰岛的经纬度位置
地中海:0°-30°E,30°N-45°N
格陵兰岛:60°N-90°N,20°W-80°W
珊瑚海:0°-20°S,140°E-16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