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太湖位置地图全图
太湖平原位于中国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钱塘江以北,东海以西,天目山以东。是一个以太湖为中心的碟形洼地。太湖平原位于太湖流域,北起长江,东抵东中国海,南达钱塘江和杭州湾,西面以天目山及其支脉茅山与皖南山地、宁镇丘陵相隔开,包括浙江省杭州市主要地区、嘉兴市和湖州市全部、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全部、丹阳市和上海市全部。太湖平原区内河网密布,有长江、江南运河等无数条大小河流通过。
无锡太湖概况
太湖在无锡的西南角,现在无锡的旅游都是在太湖沿线,从“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鼋头渚开始,沿太湖线有很多的免费公园,渤公岛,渔父岛,蠡湖之光以及到马山的灵山大佛都在太湖周边。
其实苏州,浙江的湖州都是在太湖沿岸的,但是无锡的太湖旅游发展的最好。
无锡太湖地理位置
江苏无锡太湖的面积只占太湖的20%,苏州太湖的面积只占太湖的70%,浙江湖州占10%。
江苏无锡太湖地图
打开江苏省的地图,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它的东侧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南部与浙江省交界一带、西部与安徽省交界一带,分布着在我国能排得上前几名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等淡水湖泊,在这些水域的环绕之下的中间部分则星罗棋布着一些稍小的湖泊和沼泽。与之有着鲜明对比的是,在和山东省交界一带,除了偏西一点的骆马湖,东部除了几个水库,就没有大的天然湖泊了。
无锡太湖在哪个位置
无锡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城市南部,北起梁塘河,南至太湖,西邻梅梁湖景区,东至京杭大运河,规划常住人口100万。太湖新城是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是一个开放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主要功能定位为商务商贸中心、科教创意中心和休闲宜居中心,
无锡太湖游览攻略
1、金城湾公园 ?
??大白天的酷暑高温,无锡蠡湖的金城湾公园静悄悄。然而一到晚上这里就热闹起来,走出家门湖边来透透气,儿童天地健步走广场舞,夏天出出汗那是一个爽歪歪。夜晚的金城湾就是无锡人的健身公园。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或许就是对金城湾的一种描述。
2、渔夫岛
??渔夫岛,位于环湖路西侧,占地约7公顷。 因范蠡隐居蠡湖养鱼制陶,写下中国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民间称之为渔父,故取名渔夫岛。岛上刻有《养鱼经》,建有百步沙滩、游船码头、演出平台等。每当皓月当空,岛上树影婆娑,沙滩银光闪闪,湖面波光粼粼,清风徐来,令人陶醉。这里是休闲玩乐的好地方,尤其是玩沙的孩子,简直就像是海边。
3、管社山庄
???管社山庄地处无锡太湖、蠡湖、梁溪河交汇处,西起管社山,东靠犊山大坝,南到万顷堂,北至环湖路,或淡粉、或深红、或洁白,各种颜色和姿态是它深情款款的表露,最是东方神韵。沿着栈道,深入荷花丛中,在阵阵的清香中慢行,与荷花为伴。
4、蠡湖之光
??蠡湖之光是无锡人最愿意光顾的免费公园绿地。百米喷泉置于城市之光节点西侧400米处湖中,为蠡湖重要标志性景观。也是拍摄蠡湖夕阳的最佳位置,那便是环湖路与太湖大道西段的交汇处,一个很好听的景点名字——城市之光。只要是晴天,每天傍晚的时分,这里总能看到架着无数台相机,有众多的摄影爱好者聚集在此拍摄蠡湖的落日。
5、长广溪湿地公园
???它是连接太湖与蠡湖的生态廊道。现在这个时候,它的秋色也是值得一观的。两岸多处历史遗迹,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湖光山色,站在长广溪大桥可远望到太湖之星。碧波粼粼的蠡湖风光映入眼帘。一阵秋风起,大片大片的芦花随风摇曳。
6、 渤公岛.蠡堤
??渤公岛又称渤公岛生态公园,位于环湖路大渲桥南侧与鼋头渚公园接壤处,是结合退渔还湖工程在原犊山大坝东侧围筑而成,西与管社山相望,南端与充山对峙。渤公岛生态公园,集水利工程、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融于一体,是蠡湖36公里环湖观光带继蠡湖公园后又一免费开放的主题公园,为纪念治水先贤张渤而取名。
7、蠡湖公园
??蠡湖公园位于太湖湖畔,又称“世界奇观欧洲城”,是中央电视台影视拍摄基地,主要参观景点有古希腊“宙斯神坛”、法国“凯旋门”、英国“史前石阵”、葡萄牙“贝伦塔”、挪威“乡村教堂”、德国城堡、俄国庄园、意大利“水庭院”和“欧洲一条街”等。
8、宝界山公园
??宝界山林公园坐落于宝界双虹桥南堍,西接鼋头渚风景区山体,东至蠡湖西岸,与湖畔片区组成山水相依相融的又一湖滨胜景。为满足未来旅游观光需要,在宝界山顶兴建无锡新城地标,在两湖夹一山的绝佳位置上,与鹿顶迎晖形成双峰对峙,北望鼋头渚,南眺珲埠山,向西茫茫太湖尽收眼底,俯瞰蠡湖和城市风貌则一览无遗,既为宝界双虹桥南侧增加一处新亮点。宝界山公园还是无锡首座山地特色公园,举家野营爬山好去处。
9、高之水居
??高子水居是明代东林党领袖之一高攀龙隐居读书27年的地方。1598年高攀龙辞官还乡,在蠡湖边的鱼池头水中构筑一座小楼,小楼四面开窗,可以望山,可以观水,可以清风送爽,可以阳光普照,可以明月作伴,因而高攀龙题名“可楼”。其外围筑一条曲堤,堤外便是蠡湖。而今日它被建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纪念性园林。
10、贡湖湾湿地公园
??贡湖湾湿地公园很大,占地面积约18.5平方公里,总长24公里,是无锡市政府打造的城市景观公园,也是治理太湖的示范工程和滨水花园城市的样板区,力求达到景色优美、水质清澈、生物多样、生态系统健康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11、十八湾风景区
??太湖十八湾风光带,是春秋阖闾城所在地。东与无锡著名园林梅园接壤,南与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相邻,西连陶都宜兴,被称为连接无锡城区与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金扁担”。规划范围东起渔港口,西至闾江口,全长约8.87公里,规划面积约9.258平方公里。该地区背山面水,自然条件优越,景观层次丰富。规划充分发挥其自然山水特色,提升该区域品位,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着力建设独具特色的集山水景观、沿湖风光、体育健身、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景区。
??太湖十八湾风光带湖山相依,青山绿水,景色峻秀。境内有闾江十景、西溪八景、有阖闾城、伍相祠、伍子胥营地、秦尚书墓、张浚墓等遗址和现代实业家荣宗敬等名人墓冢。这里已建立八所疗养院或培训基地,许多中外客商在这卧龙吞珠的风水宝地留连忘返。
太湖十八湾湿地景观带为鸟类、鱼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它们的乐园,特别是有着“环境监察鸟”美称的白鹭的频频光临,为湿地景观带添加了勃勃生机。众多白鹭在湿地中嬉耍、觅食、“赏荷”,在空中盘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无锡太湖景点图片
1、西湖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当一阵阵清爽的微风拂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石堤上的垂柳也婆娑起舞,炫耀它那妩媚多娇的英姿。虽然杨柳已过了最生机勃勃的春季,不如以前的嫩绿,可亭亭玉立中却透着淡淡的成熟,娇嫩的柳儿变得更有一番风味。细长的柳条划过清澈的湖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柳条儿倒映在湖面上,使湖水也染成了绿色,仿佛一湖翡翠向东奔流。
2、阳春三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笑盈盈地走来了。湖畔的小草探出头来,用那淡淡的青色给人们传递春的信息;杜鹃也用它那圆润、甜美的嗓音唱着“春之歌”,那声音动人心弦;一支支莲也从河底的淤泥里破土而出,长出嫩绿色的荷叶芽,远远望去,就像尖尖的小羊角;桃树也不甘示弱,露出了笑靥;小燕也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泥土的馨香------习习春风,蒙蒙细雨,使洪湖变得活跃起来。野鸭在湖上追逐玩耍,鱼儿在水里畅游生长------、一条长长的白线映入了我的眼帘。随着汽车的靠近,白线渐渐变宽,颜色也开始变成绿色、浅蓝色,最后,一大片纯蓝色的湖水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终于见到了美丽的青海湖。
3、鹅湖望去无边无际,浩阔的水面波澜壮阔,发出“哗哗”的水声,温柔恬静,不受风大的影响而变得凶恶了,且这种声音不绝于耳,或许这是湖水在大风的日子里,唱的一首雄壮的歌儿吧!
4、第一次来太湖时,天上下起了春雨,这雨似乎总喜欢在江南一带凑热闹,这么一闹,倒给太湖增添了神秘,此时此刻,那雨滴和桥上的木板接触的灵巧的声音也能把人吸引住。
5、站在船头,整个湖面笼罩在濛濛秋雨之中,放眼望去,碧波万顷,千岛竞秀,群山叠翠,若隐若现,朦朦胧胧。那湖水的蓝,群山的绿,融为一体,不是蓝,不是绿,又恰似蓝,恰似绿,好一个“春来江水绿如蓝”,你的心胸便也被荡涤的如这蓝绿的山水一样清澈。难怪800年前的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就发出如此感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
6、游太湖时,方爱坐船。当看着艄公缓缓地摇着橹,听着橹拍打水面的声音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那船桨激起涟漪,摇晃到不远的地方,也悄悄消失,湖面一抹而平。渔船数只,本来已是秀美不过,还有那青山重重叠叠,近山如簪,远山如烟。远处,不时飞来几只鸬鹚,它们的抓鱼动作似乎也成为太湖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7、西湖是柔美的,是妖娆的,有些不出格的狂野,时而也是宁静的。没有起风的时候,无声的西湖“静如处子”,淡雅,柔情似水,朦胧中,平静的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的镜子,显得那么和谐。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使我似乎感觉不出谁是天,谁是湖。在阳光照耀下,湖面有些金光闪闪,像是粘上了白娘子。飘扬的裙子上的金粉,是那么细滑,那么闪烁,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9、荡舟在那烟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使人感到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受。我陶醉在这没有粉饰的质朴圣洁的美中,想放声高歌,又怕破坏了这和谐的气氛。于是索性支起双桨,躺在小船上,任湖风轻拂我的脸颊,任碧波拍打船弦,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
10、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如画的景色中,他们都是做着一个朦胧的“江南梦”。“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太湖的美景像一杯绿茶,自然清新;太湖的美景像一段丝绸,绚丽光洁:太湖的美景像一幅画卷,描绘出她的幽静,描绘出江南的别致……
无锡太湖攻略必去的地方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此次行程为无锡—宜兴竹海—湖州南浔古镇—莫干山—常州天目湖—无锡。
首先展示一下这次的行驶环湖路线,由于选择更加毗邻太湖的路线,因此行驶的高速路段有限。
众所周知,非高速路段红路灯多,有时候高德还会导航行驶进入无名的小路,跟全程高速相比,花费更多的时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途径环湖美景与一成不变的高速
宜兴竹海
宜兴竹海风景区上接苏南第一高峰,下有镜湖秀色,山水相依,奇竹、奇水、奇树、奇石、奇洞、奇花组成一道绿色屏障,郁郁葱葱。上山之路可选择缆车,也可选择徒步。由于前一天傍晚的大雨,山上空气湿润,徒步之路先易后难,前半程蜿蜒而上的马路,较为轻松,后半程则是石台阶,相当不易。台阶两旁苍井的绿竹,延伸至十几米高的地方,而后交汇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屏障,给以游客凉爽和安全感。每隔五十米,路旁就会设置路标“距离山顶**米”,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
我们这次选择的徒步上山、缆车下山。孕30w,顶着个小球爬山,还是稍稍有些吃力的,前半程正常走路,后半程爬台阶,五十米就得歇一会喝点水,因此比普通人花的时间略微久些。下山坐缆车并不需要排队,坐在缆车中,四面翠竹环绕,置身于竹海中,慢慢悠悠下山,幸福感爆棚。
南浔古镇
下午午饭之后,启程前往南浔。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当晚入住距离南浔古镇步行十分钟的酒店,晚上养精蓄锐,第二天逛古镇。
阴雨天寻觅古镇,诗情画意,晴天游历古镇,如置身于油画中,明艳的绿,沉静的白墙黑瓦,历史与现代的碰撞融合。南浔古镇,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与其他古镇相比,少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多了生活的味道。坐在河边,抱着宠物狗闭目养神的老爷爷,在河边捞菱角的小孩子,门口择菜等待家人归来的老奶奶。静谧的古镇,刚刚好。
莫干山
下一站是莫干山。这是临时增加的行程,朋友的介绍和网上的宣传莫名地令人向往,特别是许多游客提及和担忧的上山必经之路—三莫线。九曲十八弯的三莫线,多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口,道路陡峭,不算宽阔的道路时常遇到会车,因此车速不能太快;此外,由于路况复杂,陡坡停车不可避免,因此保持车距以防溜坡是必须的。上山的路途中就有不少景点,没有找到停车位只能继续往山上行驶。近山顶有一处较大的停车场,随后就可步行上山。山顶景点颇为简陋,但是莫干山山峦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多姿。虽不及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
天目湖
最后一站是天目湖,这一站是在回无锡的半路上决定的,心心念念的大鱼头汤,让我们偏离了回家的路线。天目湖位于常州溧阳市南八公里处,因属天目山余脉,故名“天目湖”,其被誉为“江南明珠”、“绿色仙境”,天目湖全区拥有30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区内坐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天目湖的游轮必须推荐,邮轮线路连接主导和其他子岛,每个岛屿各具特色,或文人古迹,或是民俗文化,或是动植物乐园。岛上修葺了电梯和木质栈道,方便了众多人群游览天目湖,可谓是贴心之至。
为期五天的环湖自驾游,游山玩水,每天都在不同的城市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美味。品尝了宜兴的农家红烧鸭肉和野生昂刺鱼豆腐汤,清香的乌米饭;在湖州吃了甜蜜的芝麻宁波汤圆;莫干山农家乐的土鸡汤肥而不腻,最后以天目湖砂锅鱼头汤鲜香收尾,甚是满足。
无锡太湖地图高清版大图
湖北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北临江苏无锡市。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
太湖下游的入江入海通道,古有吴淞江、东江、娄江,统称太湖三江,分别向东、南、北三面排水。8世纪前后,东江、娄江相继湮灭。从11世纪开始,吴淞江也很快淤浅缩狭。上游来水汇入太湖以后,经湖东洼地弥漫盈溢分流各港浦注入长江。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上海县东开范家浜,上接黄浦江,下通长江。不到半个世纪,黄浦江冲成深广大河,成为太湖下游排水的主要出路,吴淞江淤塞为黄浦江支流。
无锡太湖位置地图全图高清版
太湖
【词语】太湖
【拼音】tài hú
【解释】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苏、浙两省间。面积2338平方千米。湖水主要经浏河、吴淞江、黄浦江等注入长江。重要淡水鱼产地。航运发达。多湖岛,以西洞庭山为最大。沿湖素称“鱼米之乡”。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这是太湖字的解读。
无锡太湖位置地图全图图片
太湖
所在地区 江苏
面积 2425.00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 3.34米,平均深度米
容积 51.5亿立方立米
成因类型 古泻湖
生态特征 太湖富营养化明显,磷、氮营养过剩,80年代未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属严重超标,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标;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0℃,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过程相应、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8月份和1月份,历年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太湖现有鱼类106种,隶属15目24科,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有54种,占太湖鱼
形态描述 太湖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从湖底地形可见湖盆的地势是由东向西倾斜,湖盆形态呈浅碟形,湖中现有51个岛屿,总面积89.7平方公里;太湖平均高程海拔1.1米,南北长68.5km,东西平均宽34km、湖岸线总长405km,平均水深1.89米,最大水深3米,总蓄水量47.6亿立方米,总面积36500平方公里;底质为泥沙;主要水系有东西苕溪、荆溪、黄浦江和江南运河五大水系,较大的河道有140余条,入湖有70余个,以上游入湖为主,多发源西部,主要有东苕溪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太湖面积2 425平方千米,湖岸线长达400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km2,人口3400万,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太湖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皆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太湖位于富饶的沪、宁、杭三角地中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水域面积约为2250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面积虽然小于鄱阳湖和洞庭湖,但这里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原来的吴县市,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吴中区无疑是天堂里的天堂。
“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县”。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吴县占3/4,湖中72峰,吴县市拥有58峰,国务院规划的13个太湖风景名胜区中,东山,西山,光福 ,角直,木渎,石湖六大景区在吴县市境内,景区内有石公山,林屋洞,启园, 天池山等著名景点,秀山丽水,举目入画。
吴县市文物古迹众多,拥有县级以上文保单位89处,其中省级24处,国家级1 处。有三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司徒庙“清”,“奇”,“古”,“怪”四株古柏,保圣寺的唐塑绝艺作品,紫金庵的彩塑罗汉等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吴县,是旅游者的购物天堂,既有枇杷,杨梅,橘子,梅子,银鱼,白虾, 梅鲫鱼,莼菜,大闸蟹,碧螺春等土特产品,又有苏绣,革丝,雕刻,澄泥砚等 吴文化化工艺品,物产丰富,工艺独特。
怀抱苏州古城的吴县市,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京杭大运河综观南北,沪宁铁路,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于上海,杭州,无锡,常州等城市紧靠相连,再加上丰富的旅游资源,吴县市近年来建设了包括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太湖大桥,东山、宾馆,光福机场等在内的一大批娱乐和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开发了梅花节,金秋采桂游,四季鲜果游,水乡古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了吃,住,行,娱, 购,游的配套服务体系。
太湖风光旖旎,吴中人慧景丽,这里是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
太湖县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与天柱山相望,南与庐山呼应,居长江中下游旅游热线之上。合九铁路、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行车至合肥、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时。全县辖15个乡镇,56万人口,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
太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民风淳厚,文风蔚然,素有“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之称。这里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的家乡,著名诗人朱湘、女社会活动家刘王立明、京剧“叶派”创始人叶春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作家石楠、林学专家马大浦等都是太湖籍人。他们成就斐然,声名远播,为家乡添光增色。如今,状元故里,教育昌盛,莘莘学子,遍及四海。
太湖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龙山夜雨、马路西风、法华方竹、玄妙古松”四大景致自古以来闻名遐迩。汉代建的海会寺、三国筑的上格城、晋代修的佛图寺、唐代建的西风禅寺、清代状元赵文楷墓等文化古迹保存完好。国家级佛教活动场所、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狮子山二祖禅堂正在修建。当年刘伯承、邓小平在刘畈主持召开高干会议旧址胡氏新祠,极具瞻仰意义。赵河汤湾温泉,水温常年47℃,日出水量1500吨,水质清澈,可饮可浴可医。位于全县中心腹地的花亭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250平方公里,10万亩水面碧波荡漾,气势磅礴。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四周山峦叠嶂,果木葱笼,是旅游观光、疗养休闲的胜地。
太湖资源丰富,特产众多。这里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牛和瘦肉型猪基地县和安徽省茶叶、板栗、柑桔重点生产县,“天华谷尖”茶为部优产品并获国家绿色食品标识,“方竹”粉丝、天华尖封缸酒是省名牌产品,电机、日用细瓷、水松纸、羊毛衫、板栗罐头、李杜茶干、辣红素等特色产品享誉全国,出口海外。境内有石英石、紫砂岩、瓷土、铁砂等20多种矿产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综合县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